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优化学前教育,把好国民教育第一关

  学前教育是社会当前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切实解决学前教育中有碍公平、入园收费过高和不规范、教师队伍不稳定、管理体制不顺、教学管理不正规等突出问题,促进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民情,促进社会公平,造福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湖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要“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规划了学前教育的事业发展目标,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作为战略重点,提出了“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战略举措。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这一部署安排,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通力协作、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一、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一种世界趋势。因此,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方向不应该是市场化,而是社会化,即由原来的部门化、单位化变成由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江苏省已率先于2005年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目前湖南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有能力逐步把义务教育的起点提前到学前教育,建议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分阶段逐步将优化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

  二、建立与学前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机制,强化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责。必须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制度、分类管理制度和收费管理制度。在鼓励社会民营资本投入学前教育事业的同时,规范其行为,保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科学性。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依法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严格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行持证上岗。进一步完善对各级政府学前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省教育部门要尽快制订全省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学前教育是具有极强公益性的公共产品,各级政府应将学前教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统一的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明确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的拨付标准,逐步提高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国家、省级相关部门应当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家长的分担比例,切实减轻幼儿家长负担。

  四、完善收费政策,加大监管力度,健全收费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收费管理政策。应制订全省统一的学前教育收费管理办法,明确定价原则。借鉴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收费的做法,对学前教育实行“一费制”。二是合理制定收费标准。要依据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认真开展成本监审工作,充分听取幼儿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制订学前教育收费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透明度。三是加强收费行为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学前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收费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查处,及至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建设高素质的稳定的幼教师资队伍。一是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二是依法保障幼师在进修培训、职务评聘、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要确保民办幼儿园幼师在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师同等的待遇。三是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培训经费由地方财政承担。

  六、建立幼儿入园资助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幼教公平性。加大政府统筹力度,适当规划公立幼儿园的区域地理分布。合理增加私立幼儿园的数量,减小市场供求失衡带来的矛盾。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与规范,制定促进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各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协调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通过制定政策和调配资源,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努力缩小辖区内园与园的办学差距,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此外,要切实加强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管理。比如严格把关教材的使用,禁止幼儿园开展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实验和活动,尤其是开设以收费为目的的各种名目的实验班、兴趣班和特色班。

  (作者系民进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师大教授、博导)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