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法纪观要谨防“三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8日10:16  红网

  遵纪守法,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为政者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党的政策视为“生命线”,把党纪国法视为“高压线”,把党风廉政建设规定视为“警戒线”,经常扪心自问,时刻自警自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时刻接受法纪的监督,成为遵纪守法的表率。

  1.谨防“松绑论”,守住底线。“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这是陈云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思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一种不容忽视的错误思想,认为市场经济是任人施展“才能”的宽松经济,对发展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和违纪问题,“思想要糊涂一点,纪律要松弛一点,处理要马虎一点”。依法办事、照章办事,这既办不好事,也办不成事,更让别人觉得是思想落伍,行动落后,只会让个人吃亏,部门利益受损。有的甚至认为,党和政府在处理腐败和违纪问题上,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雷声大,雨点小,将自己的个人生活“放松”到吃喝玩乐上,将娱乐活动“放松”到打牌赌博上,将协调工作“放松”到拉关系、走后门上,更有甚者,突破法律底线,大搞权财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最终,自我放松变成了作茧自缚,被正义之绳紧紧“绑”住。但从中央和地方最近一系列查处腐败和违纪问题的案件来看,不仅没有丝毫松绑,而是态度越来越坚决,力度越来越大。中央又出台了新的《廉政准则》,这个准则将法规文件中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整合到了一起,充分显示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信心和决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准则》作为安全从政的红线,心怀虔诚,认真学习,把贯彻《廉政准则》变成一种从政习惯,从而筑起廉洁从政、防腐拒变的安全屏障。

  2.谨防“侥幸论”,心存敬畏。现在,有少部分干部对身边因作风、腐败问题而受到查处的干部,不是对照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反而认为是运气差,门子痞,撞到了枪口上,同情他们的遭遇,可怜他们的结局;有的干部甚至无畏无惧,置法律于脑后,以“人不知鬼不觉”来自欺欺人,以“不会偏偏是自己”来掩耳盗铃,从“下不为例”的第一次发展到上演最后的疯狂。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的博弈模型――囚徒理论,说的是A、B两人合伙做案后被抓,那么,两人是选择互相还是互相背叛?在囚徒困境中,从自我保存优先的人性本质出发,背叛成为了双方最好的选择,尽管双方都因背叛导致了不甚理想的结果出现,但避免了别人坦白、自己抗拒的最好结果。从这个理论中可以看出,无论非法交易的当事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哪怕是夫妻关系也好,最终还是要被暴露,而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心存敬畏,在权力面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不说;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东西不拿,切实增强廉洁自律、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岔路口,理智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3.谨防“小节论”,防微杜渐。当前,有些干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收拿一点、捞占一点、吃喝一点、玩乐一点,是人之常情,无伤大雅,也无关大局。少数人每天想的是喝小酒、打小牌、贪小利,对于自己身上存在的小节问题,总是用“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己,用“偶然一次不要紧”来开脱自己,甚至是“有一点也无所谓”来放纵自己,认为只要不犯大错,不搞大腐,组织上就不会从严追究。殊不知,小节不守,大节难保,如果这种“一点”主义任其发展,从而演变为陈陋之风,不仅干部个人来说极其危险,也会进而影响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生态。人生如棋,“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每位领导干部一定要懂得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懂得小节不拘酿成大恶的生活法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时刻谨防“三小”:一要谨防小意思,“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不要以为一条烟、一瓶酒、一餐饭是小意思,只要一算总账,小意思就成了大问题;二要谨防小场合,生活作风无小事,少去灯红酒绿的场所,少干有违道德的事情;三要谨防“小圈子”,交友不慎贻害终生,重友情不能变味,不要在所谓的“小圈子”里无话不说,不要为了所谓的“小兄弟”无事不干,最终让“小圈子”变成了拉人下水的“大圈套”。

稿源:红网 作者:张华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