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防止政策“边际效应”误伤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8日14:19  金羊网-羊城晚报

  民生关注

  MINSHENGGUANZHU M

  □巢江淮

  近两个月来,各地居民生活用天然气市场“涨声一片”。今年6月,发改委上调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每方调整0.23元,同时允许在出厂基准价的基础上上浮10%,各地在调整民用天然气价格的时候,基本踩着上限走,在0.23元的基础上又上浮了10%。(8月27日中国之声)

  什么叫“用足用活”政策?天然气的“涨声一片”就是最好的诠释。“踩着上限走,从来不回头”。可谓榨干政策的全部“剩余价值”。这令人想起一个名词———边际效应。“边际效应”原指作物群体的边缘地带由于辐射、通风、养分等条件较作物群体内优越而产生的一种增产效应。天然气的涨价,很大程度上讲,是“边际效应”的结果,既不违背现行政策,又将政策效应发挥到极致。商人的智商就是比常人高,垄断者的霸气就是比别人足。

  一方面用足用活政策,另一方面又尘封垄断政策。曾经,成品油有一项政策———8%的浮动政策。2001年出台的政策明确规定,“售零商可以在国家公布的中准价基础上,上下浮动8%”。但是,相当长时间里,8%的浮动政策鲜为人知。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说:“为什么8%的浮动政策成为摆设呢?根源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长期形成的价格联盟,从来没有按国家政策浮动过。长此以往,国家的政策就被这种垄断行为尘封了,被大家遗忘了!”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千方百计“挖潜”,不利于自己的政策,百计千方掩盖。这也许是垄断者的本质吧。

  要防止政策“边际效应”误伤民生。现行的天然气政策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序曲”,接下来,真正意义上的天然气价改将会启动。有人提出,天然气价格改革请遵循“穷人经济学”。天然气价格改革,除了考虑到生产和运输成本以及市场因素等外,尤需考虑“民生元素”、“民生成本”。然而,从眼下的天然气价格政策的“边际效应”看,垄断者通常是不会考虑民生成本的,只会让既得利益最大化。这也“提醒”天然气价改的决策者,在政策制定环节就必须要优先考虑民生成本,让民生成本成为改革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防垄断者再次发挥政策的“边际效应”。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