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还公众一笔捐赠“放心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9日02:30  京华时报

  25日,浙江省湖州市“四名乡镇干部私分救灾捐款”案在当地中级法院二审开庭,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审理结果还有待时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越来越多社会募捐不断发掘民间救助资源,必须加强对社会捐赠的监管,给公众一本“放心账”。

  近两年间,我国发生多起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捐赠也越来越频繁。然而,个别地方出现捐赠监管失控、捐赠账目不清、捐赠渠道不明、捐赠去向模糊,这些都是公益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拦路虎,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加以彻底解决。

  还公众一笔“放心账”,必须建立为捐赠者负责的机制。目前,我国没有系统完整的备案制度,许多公民捐赠后就空手离开,这往往为有不良企图的捐赠管理者带来可乘之机。浙江省红十字会秘书长李玉林认为,出于对捐赠者负责,应把捐赠凭证作为强制性的制度,对每笔捐赠都要给付相应的接收凭证,标明捐赠时间、地点、性质、数额与接收者。只有账目公开、明晰,这些“救命钱”才不会再流失。

  还公众一笔“放心账”,必须完善社会捐赠的法律法规。社会捐赠近几年成为普遍现象,而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十分滞后,有的过于简单,有的立法层次低、效力不高。湖州“私分救灾捐款”案很可能只是无意间漏出来的,要堵住更多漏洞,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我国酝酿已久的慈善法草案已具雏形,希望这部大法早日出世,并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守。

  还公众一笔“放心账”,必须加大信息披露和信息透明的力度。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据专家介绍,美国任何公民都可以到慈善机构查阅相关账目,而英国对慈善、捐赠信息的披露要求堪比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15家公募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等20家非公募基金会机构发起筹建的基金会中心网8日启动,全国1800多家基金会相关的资助项目、财务收支及捐款信息将通过中心网向公众披露,就是值得肯定的一步!

  天灾给民众带来创伤,慈善捐赠被乱用甚至贪污则会在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广大公众和监管部门,要扎牢法制的篱笆,睁大监督的眼睛,绝不允许“救命钱”成为“糊涂账”。

  摘编自新华社8月25日电文/李亚彪黄深钢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