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争分夺秒 同舟共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9日02:40  中国青年报

  周明华 邓四林 本报记者 张鹏

  8月7日深夜,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昔日美丽的陇上小城,惨遭生死劫难。

  灾情危急!迅即出动兵力驰援灾区,成为甘肃消防总队最紧迫的任务。

  凌晨3点,总队抢险救灾紧急会议在指挥中心连夜召开,抢险救灾指挥部随即成立。各路救援力量昼夜兼程,齐奔舟曲。

  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大集结——调集人数之多、集结速度之快,是甘肃消防部队建队史上处置灾害事故和抢救生命行动的第一次。这也是甘肃消防史上前所未有的跨区域紧急救援行动。

  得知部队开赴灾区,天水支队特勤中队上士王建周舍下身孕已7个月的妻子,递交请战书。临走时,他只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照顾好自己,我要去舟曲救援……”他和战友日夜兼程7个多小时,行程380余公里,休息不到两个小时就投入到救援一线。宁夏消防总队中卫中队战士赵振洋正准备回家探亲,当他得知部队将赶赴灾区后,毅然决定随部队救灾抢险。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灾区竟碰上了自己的父亲赵青。原来,甘肃消防总队白银支队支队长赵青带领着救援队伍也赶到了舟曲。这一刻,他们是父子,更是战友。

  8日10时许,甘肃消防总队政委陈兴发和副总队长巩永义、参谋长孙文科先后赶赴灾区。在外出差的甘肃消防总队总队长陶润仁立即改变行程,提前返兰,听取有关救援工作的汇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工作。

  陇南消防支队20名官兵与时间赛跑,经过艰难跋涉,于8日11时45分率先开进舟曲县城。

  “救人!救人!尽可能多地救人!”政委陈兴发在救援现场声音嘶哑地向每一个消防战士下达命令。抵达灾区后,急行军顾不上休整,立即投入救灾。

  呈现在这支铁军面前的景象惨不忍睹:泥石流深达数米,周边街道灌满泥浆;泥石流所到之处,两边楼房东倒西歪,满目疮痍……铺上木板,踩着石块,扶着摇摇欲坠的墙体,官兵们逐楼、逐户地展开搜救。

  “看!里面有人!”8日13时30分许,陇南消防支队官兵在电信局家属院的二楼发现一名幸存者。

  泥石流强大的破坏力,使楼房严重倾斜变形,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大量的淤泥几乎将二楼淹没。在支队长沈兴林的带领下,官兵们用铁锹和手,一点一点地刨开淤泥,用无齿锯切开住房的窗户。汗水流进眼睛,顾不上擦一下;手划破了,顾不上包扎;喉咙干渴,顾不上喝口水。经过近40分钟的艰辛努力,官兵终于将受困13个小时、已处于半昏迷状态的83岁老人赵月兰成功救出。

  下午5时50分,经过近11个小时的跋涉,甘南消防支队30名官兵到达舟曲县城。眼前所见,昔日繁华的滨江路已是一片汪洋,道路两旁的高大树木只露出了树梢,路灯几乎被全部淹没,一个电话亭在波涛中起伏,数十名群众被洪水围困……

  官兵的出现,让现场许多几乎绝望的群众不禁喜极而泣。然而,面对眼前的滔滔洪水,官兵们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们虽然是叱咤雪域高原的勇士,但受地理环境所限,他们一个个又是典型的“旱鸭子”。

  “上!一定要把群众救出来!”司令部参谋柏先勇纵身跳上一只橡皮筏,官兵们艰难地向洪水深处划去,一次、二次、三次……49名被洪水围困长达16个小时的群众终于安全获救。

  灾后的舟曲,一连几天持续高温。体力透支的消防官兵,仍头顶烈日连续作业。从早到晚,他们在酷暑的热浪中拼尽全力抢夺着时间。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副总指挥、总队政委陈兴发,在8日深夜勘察救援现场时,左腿不慎严重扭伤,疼痛难忍,但他仍每天坚持徒步数十公里,穿过崎岖小巷,踩着碎石,趟着泥浆,到每一个救援点检查指导,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强忍着巨痛,独自用酒精搓揉肿胀的腿。

  “多挖一个生还者,拯救一条生命;多挖一具遗体,告慰一个亡灵。”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兰州市消防特勤大队见习学员高龙家在舟曲。灾情发生后,他跟随部队赶赴家乡参加救援。因他家所在位置地势稍高,家人侥幸逃过一劫。尽管距救援现场不足千米,但为了抢时间救援,他始终没有请假回去看一眼久违的父母,甚至连个问候电话也顾不上打。

  从8月9日早晨9点至午夜,这个年轻的战士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连续奋战18个小时,挖出两具遇难者遗体。然而,当他转身再次投入救援时,发现遇难者中竟然有自己的堂姐。此刻,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深处的悲痛,抱着堂姐夫失声痛哭。堂姐夫哭着对他说:“你侄女还在下边,你赶紧再找找吧!”但高龙来不及亲手挖出侄女的遗体——队友在喊他,不远处,发现了生命迹象。

  这次驰援舟曲的拯救行动中,甘肃省公安消防部队共出动92台消防车、716名官兵,携带救助、破拆、探测等10大类4700余件(套)救援器材装备。他们共营救生还者77名,挖出遇难者遗体106具,现金6352元,抢救财产价值200多万元。

  甘肃消防部队参战官兵一次次的抢险突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本报兰州8月28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