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郭炉
本报通讯员 周琳元良耿昊
恰似改革开放初期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今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势如“雨后春笋”。以淄博市为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2007年7月1日实施至今,3 年多时间里,农合社发展数量已超过1000家。农合社无疑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桥梁,但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合作社“以村为界”、同业经营影响了其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亟需打破村庄界限,进行整合。
入社增收,农民积极性高
“俺的丝瓜卖得快,价还高,一年下来一个大棚能挣10来万元。”临淄区齐都镇石佛堂村的刁金国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进了合作社,省心赚大钱。”
刁金国原来不种丝瓜种辣椒,人送外号“彩椒王”,上世纪80年代初就搞大棚种植,技术四邻八乡无人能敌,但因单打独斗销路并不好,辛苦一年挣不了几个钱。
去年加入本村石佛堂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后,刁金国按要求新建高标准科技蔬菜大棚,改种丝瓜,社里实行统一订单、统一供种、统一购备农资、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护价收购销售的“一条龙”式服务,他只管照章作业,种出的丝瓜销往俄罗斯、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价格提高几倍,一年的收入以前 3年也挣不来。
加入合作社收入大增,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专业合作社大量涌现。桓台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7年仅有30家,2008年达到 72家,如今又从去年的91 家增加到105家,涵盖种植、养殖、服务及其他多种类型。目前,淄博全市已经注册 1014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6.8万户,出资总额 8.5亿元,年经营额12亿元,助农增收2亿多元。
注册商标成市场利器
临淄区皇城镇崖付村翠竹蔬菜合作社,蔬菜大棚里一排排西红柿长势旺盛。理事长王志贤介绍,这些西红柿不喷农药,摘下来用水冲一下就能吃。
该社现有成员600 余户,蔬菜基地有1500 多亩,生产的西红柿、西葫芦等14个品种的蔬菜对外全部打“翠竹”牌,均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外销俄罗斯、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市场供不应求,每户会员年收入 10万元左右。
临淄区农业局高级农经师吕兴富介绍,该区合作社已拥有农业注册商标 9个,其中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1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8个。
桓台县荆家镇姬桥村实杆芹菜专业合作社2007年登记成立,同时成功注册“姬桥”商标,原来几毛钱一斤的芹菜卖到现在的八、九元一斤,菜农们亩收入一季就达到万元以上。
记者从淄博市工商局获悉,淄博千余家农合社现在持有注册商标 616件,地理标志4件,山东省著名商标 11件。
“一品一社”亟待打破村庄界限
从记者接触过的几家农合社来看,围绕某一特色农产品成立的“一品一社”较为常见,但成员多限于本村,限制了合作社的规模,也削弱了合作社的竞争力。
一些农合社固守“本土”,不愿整合做大。比如,在淄川区淄河镇,经营蒜黄的合作社有3 家;张庄乡梨峪口村有2家经营小米的合作社;在西河镇河南村村西有2 家相邻的养猪合作社。同一个辖区同一个业务范围,出现多个农合社,同业竞争,规模受限,市场营销推广难有大作为,做大做强更无从谈起。
此外,记者调查还发现,部分合作社处境艰难,未开展经营的“空壳社”占到全市合作社总数的一成,成因大致有三:一是成立后遭遇瘟疫等重大变故,以兔类养殖社最为明显;二是受市场萧条影响,如淄川的几家柿子合作社都因金融危机出口大幅下滑而停止经营;三是搞政策投机,也有部分合作社只想套取扶持资金,自始至终就没打算开展经营活动。
把“一品一社”在更大范围整合起来,比如从一个村放大到一个镇乃至到一个县,通过扩大基地规模和提升产品质量品牌,农合社抗风险的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将大大提高。
但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小合作社多由当地村支书或“小能人”领头,如何引导他们“放权”,走出去对外开展合作成为农合社整合的关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