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浅论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0日10:08  红网

  扶贫开发是一项艰巨的战略性工作,加强扶贫开发,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科学扶贫新跨越的必由之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贫困地区务必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减少贫困人口,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一、制约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和政府一直把缓解和消除贫困,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扶贫攻坚。特别是近20多年来,建立了“多渠道扶贫,全方位帮困”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在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的同时实现脱贫,防止返贫,做了大量实际性工作,但由于受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交织和制约,我国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扶贫任务还很艰巨,难度还非常大,目前全国有1亿多人处在脱贫的边缘,而且很不稳定,主要分布在国务院核定的592个国家贫困县和省(区)核定的贫困县,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中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耕地资源贫乏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荒漠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譬如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就是其中一例,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以下转变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

  (一)基础条件相当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一是交通条件差。近年来,随着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大部分贫困村修通了公路,但也只是简易公路,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致使贫困村在经济发展上始终处于落后的局面,很难取得扶贫开发的明显成效。目前,还有极个别的贫困村对基础建设有着强烈的愿望,也有了规划,但因经济实力差与建设成本高的双重影响,而无法实施建设,只能用“双脚”来沟通外界、联系市场,严重影响物流、人流、信息流,从而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二是生产条件差。贫困村普遍情况是资源贫乏“望天田”,产量低、风险高。加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发和利用还不完善,生产资源退化,使贫困村脱贫难上加难。三是卫生条件差。医疗卫生投入的不足,造成贫困村群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群众有病难就医、不就医的现象较为严重,“小病”拖成“大病”“急病”变为“慢病”最终出现因病返贫的现象。

  (二)支撑收入产业弱小,自我发展出路窄小

  贫困村农民想发展,但却无力改善发展一系列困难条件,加之与市场接触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在农业生产上,不自觉受经济规律的支配,每年只能习惯性开展种养,遇到自然灾害,交通不便等方面的影响,很难发展新兴产业来拓宽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而原有的以握紧锄头“种好田地填肚子,养好鸡鸭补收入”的落后生产生活模式,只是一种简单的发展重复,农业产品量小且市场化程度极低,提供的数质极其有限,支撑不了贫困村群众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收入要求。近年来,尽管不少贫困村积极探索扶贫开发发展的新路子,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兴产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市场运作不到位,产业形成气候不多。

  (三)群众普遍缺乏技能,对扶贫开发信心不足

  一是贫困村群众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低,对推广应用的农业技术缺乏直接领会掌握的本领。通过市场去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更加有限,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群众便也有了一种惰性心理,加之受环境的影响,对致富奔小康没有强烈的愿望。二是在政府导向性为主的扶贫开发中,因为市场的千变万化,出现了一些扶贫开发好心没办成好事的情况,极个别的还造成了群众利益的损失,影响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收入极低。三是部分村党组织软弱涣散,肩负不了带领群众致富的重任。由于贫困村中有一点技能的人往往外出务工谋出路,造成村组干部“矮子里选将军”战斗力自然不强,有些贫困村甚至出现扶贫工作组一撤走,村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扶贫开发项目就散、垮的现象。长期以来群众没有主心骨,难以树立致富的坚定信念。

  (四)经济效益低下

  由于贫困所致,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差,劳动工具落后,劳动对象原始,这三者作用的必然结果。贫困地区一般都是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发展极为缓慢,基本上是农耕社会,由此决定收入来源也是单一的,除了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外,第二、第三产业收入甚微,致使生产生活消费水平低,自然造成经济效益差,广大贫困户仍在这样的一种“低收入—低投入—低生产率—低商品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圈中,越陷越深,难以摆脱贫困,难以和谐稳定。

  二、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方式至少存在上述主要严重障碍,说明困难很多,难度也很大,同时也说明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方式更加紧迫,更加必要,我们务必充分认识,高度重视。

  首先,加大转变发展方式的力度,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贫困地区农村的转变发展方式在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能量释放阶段。80年代初,推行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中的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农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被抑制的生产积极性空前地调动起来,解决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第二要素重组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有的地方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或者是占了半壁河山”,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突破了单一的农业格局,形成了多元复合经济体系,增加了农村要素的增量和重视过程。第三是模式再造阶段。集中表现为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实质上是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更新,也是一个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这三个阶段在时序上是递进的,完成了第一阶段,才会有第二阶段,再是第三阶段,在空间上是重叠的,发达地区现在是在第二阶段基础上向第三阶段挺进的时期,而贫困地区就处在第一阶段基础上逐步向二阶段过渡的时期,并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第一阶段就发育不全,而又要向第二阶段过度就显得比较艰难。尽管如此,作为贫困地区应该看到发展,一是有发达地区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经验引导,二是有自己第一阶段的经验及向第二阶段发展的初步探索作基础,还有党和政府及至全国人民帮助,完全可能减少贫困人口缩短发展的差距,必然要求较快地出现第三阶段。其次,这是贫困地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社会向前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就意味着竞争,贫困地区要想在竟争中不断发展,其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和产品价格有重大转折。这就要求:第一农业的产品质量要高、科技含量要高、附加值要高。第二农村资源配置更多地靠市场运作,优化合理。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第三小型分散经营要与统一市场对接,提高农业商品化、社会水平。这些要求是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所不能实现的,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行集约型增长才能实现。而贫困地区的转变发展方式自从1986年实施扶贫以来,至今还比较粗放型,要想适应市场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然选择集约型的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也是贫困地区解决深层次矛盾的必然出路。随着改革的深入,贫困地区有些难以解决的矛盾逐步暴露了出来,它们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些矛盾突出表现为“四低”。一是农业资源奇缺,有效利用率低。贫困地区的石山区、干旱区,耕地灌溉用水等资源奇缺,人均占有量特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其次有限的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象有的荒山、水面未开发,低产田没有得到改造,整个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都很低。二是农产品供给压力加大,再生产的积累投入能力低。随着消费经济、城市经济拉动消费水平、粮、棉、油、肉、菜等农副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一定的需求量仍将处于紧张的运行状态;其二农业自我积累能力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更新缓慢,加剧了与农业要求增产增收的矛盾。三是主要农产品经济效益低。粮、棉、油、水产、水果等农副产品的常规品种多,精品、名品少,初级产品多、半成品和制成品少,价值实现能力低,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四是农业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家庭经营、个体私营经济,特有的小型、分散经营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与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发展及扩大规模经营,不适应的一面日益显见,行业协会和集体经济发展滞后,使社会化服务缺乏基础,缺乏实力,难以推进创新。

  贫困地区解决上述矛盾的必然出路,在于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深入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快速推进项目建设,改善民生,同时发展集约型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本积累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新要求,更是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三、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

  从以上所述可见,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方式无疑刻不容、迫在眉睫。那么,根据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存在严重障碍,我们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呢?

  (一)明确优势所在,作为主攻方向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客观上的原因以外,在主观方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其“优势”随着领导者的频繁调动而变化留下不少隐患和死角,浪费了时间和资源,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为此一定要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积极发挥优势产业,努力建设好能够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发挥当地优势,具有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大、生产要素高,能增加收入的区域性好项目、好主导产业作为贫困地区群众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摆脱贫困的可靠保证。象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土地面积2647平方公里,其构成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山地是360万亩,其中草山137万亩,集中连片的有61万亩,全县有楠竹31万亩。近年来,城步苗族自治县在稳定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确定把奶业、竹业、菜业等作为支柱产业实行集约经营。是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国家省市应加大扶持,它已经为并将继续为城步贫困群众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将为城步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改善生产条件、优化客观环境

  从本文第一部分第一点的分析可见,贫困地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都十分恶劣,不是人多地少土壤贫瘠,就是干旱缺水,山大沟深,不是生态环境脆弱,就是基础设施简陋,且严重老化,在这样的条件下,经济是难以增长的,更谈不上转变发展方式。对贫困群众生活即使国家给予了救济,救济了当年还要救来年,资金投入了不少,仍然是山河未改,面貌依旧。因此,必然把逐步改善生产生产条件优化客观环境基础、产业、素质作为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贫困地区群众要宁愿苦干,不要苦熬,大力兴办交通,兴修水利,发展科技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严整土地、改良土壤,植树造林,涵水保土,绿化美化、维护、加固、扩建基础设施项目,从而使生产条件、客观环境不断改善。为此,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切实改善了生产条件,改变了客观环境。如湖南邵阳为解决贫困地区用电,防洪抗旱等问题,修建了城步白云电站,筑起了130米高的面板石坝,为当地人们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城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增添推动力。

  (三)提高贫困者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目前,贫困地区一般都是封闭落后,贫困者的整体素质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差,因此,一要通过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扫盲等活动,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就可以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就可以认识自己的贫困落后,并究其原因,直至采取有力措施脱贫致富。真正的脱贫致富最终还是要靠科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重点选择一些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既成熟可靠,又容易掌握的先进适应科学技术,真正传授到贫困农民手中,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脱贫致富的武器。二要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和研究某些贫困地区率先致富的典型经验,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使其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适应集约经营的能力。三要在贫困地区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教育农民少生优生优育,并实行经济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原则,尽快使贫困地区摆脱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状态。为此,只有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提高贫困者的整体素质。这才是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长远意义的决策。

  (四)动员全社会力量,搞好扶贫攻坚

  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消除贫困不仅是全社会的责任,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全社会都要关注贫困人口的命运。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帮助贫困地区,搞好经济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大扶贫、大发展、使贫困地区城步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根据第一部分所述,我国现在所剩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贫困程度最严重的部分,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脱贫的,所以政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要千方百计增加扶贫资金扶持贫困地区,而且要扶到进村入户,真正扶到贫处,还要大力提倡富帮穷,特别是要组织沿海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贫困地区省区县充分发挥发达省市在人才、技术、信息、市场、管理、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谋求长远发展,主动权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贫困地区共同开发当地资源,加快开发有助于解决温饱问题的产业项目见实效。再是党政机关要率先示范,定点帮扶贫困地区、乡村、农户,象湖南省城步苗自治县规定:除了党政机关帮扶乡村外,每个处级干部,各部办委科局的正级及其内设的组室股长等每人帮扶一户特困户,多年来的实践,帮助了贫困乡村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下,实施了各项扶贫工程,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安稳致富步伐。

  二是要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贫困地区。动员科研院所,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工商企业积极帮助支持贫困地区,为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要努力争取国家扶贫机构和国家组织的扶贫援助,加强在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综上所述,贫困地区群众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另一方面外界的帮助及党和政府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积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与建设新农村协调发展。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就会克服转变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严重障碍、切实把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发展,从而加快建设小康城步、和谐城步、生态城步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稿源:红网 作者:冯世民 彭强 杨焕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