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400平方公里的面积,投用了1.7万辆公交汽电车,每天的客流量是760万人次;世博园区3.28平方公里,201辆新能源公交车、230辆观光电瓶车、22艘渡江轮船、4列轨交列车,共约400多台交通工具,每天运送约100万人次的客流,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成为一道难题。
便装上车体验
“世博会开园3个多月,园区累计客运量已经破亿。这么小的空间,要完成如此大的客运量,这是史无前例的。”周淮是世博局交通管理部部长,2007年至今,他先后担任过特奥会、奥运会(上海赛区)等大型活动的交通负责人;对比以往,这次世博会时间跨度长,范围又限定在3.28平方公里内,“要在这里面‘下棋’,比以往简单安排几条专线车麻烦得多!”
世博局交通管理部内有一支特别小分队,工作人员穿便装上车体验,听取、发现游客在园区交通上遇到的难题。
“很多游客都是第一次进园区,看着‘世博大道’、‘国展路’完全没有地理概念,L1、M1这样的码头标识,到底是去哪儿他们也不明白!”据介绍,园区目前有50个公交站点,站点名称根据行业标准,只能以路面、地区名命名,不能出现具体的展馆名称。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这些陌生的名词使得不少游客都很是犯晕。对游客来说,好记的是某某站点距离哪个热门展馆比较近,这个码头在园区什么位置、渡船可以到哪里、那儿有些什么展馆……为此,交通管理部在充分吸收游客的建议后,在每个站点的站牌旁都设置了相应的提示牌,标明了更具体的站点信息以及乘客导览。如此一来,既不失规范,又使参观者看得更明白。
预案充分得当
世博运行3个多月来,让这群世博“交通人”记忆犹新的是6月1日晚发生的一起突发事件。当晚8时15分左右,一艘满载千余吨建材的安徽籍货船,在自西向东驶入黄浦江世博水域后,因舵机失灵,偏离航道撞向世博园区L2、M2码头;此时此刻,码头上,“世博客渡1号”正靠岸上下客。“船已经靠岸,照理说船长可以稍微休息休息,但第一个发生险情的正是他!”交通管理部水上交通运营中心主任忻顺康回忆,当时船长通过瞭望发现货船有异常,通过电台呼喊无果。千钧一发之际,码头立即启动预案:关闭舷门,暂停游客上下客……一系列措施在短短几十秒内完成。货船之后撞击到了轮渡的一侧,轮渡缆绳被撞断、船身被撞离码头10余米,还连带撞击到一旁停靠的另2艘渡船……而在如此猛烈的撞击过后,船内200余名游客无一受伤,均安然无恙,一次重大险情被化解。
正是靠着这一套套措施得当、行之有效的预案,以及开园一天天逐步优化的具体方案,交通管理部操控起了条条动脉,保证了整个园区平稳有序的运行。本报记者 许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