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人殒命,54人受伤”(《财经》8月30日)。这是伊春空难的数据。
转眼之间,遇难者与亲人阴阳相隔,受伤者祸从天降,生命陷入巨大的未知之间。有些家庭,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有些家庭,可能从此陷入无尽的伤痛。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种痛彻心肺的恸啊。巨恸之中,唯一要做的,就是用最大的努力去扶平那些支离破碎的心,而不应当制造一丝新的伤害!
但这恐怕是个奢望,一个傻瓜都看得出来不公平的作法,已经实施,不知那些伤者及其家属和遇难者家属们,是否觉得伤口上被人撒了盐——“河南航空此前决定向‘8•24’坠机事故遇难旅客和受伤旅客家属发放生活补助,标准是每个家庭1万元,昨天(29日)给予36个家庭的生活补助已经全部发放完毕”(《第一财经日报》8月30日)。
42+54=96。发放补助的,却是36个家庭。也就是说,同机乘客中,有一部分来自同一家庭。
有乘客来自同一家庭就要按家庭发放生活补助么?为何不按人头发放呢?不明白。
生活补助应当视为乘客的权利,“责权利”应当对等。那么,那些乘客当初购票时,按照常理,应当是按人头购的票——难道36个家庭会只购36张票么?如果是按人头购的票,生活补助就应当也必须按人头发。否则,就是不公平,就是对那些同一家庭有两个及以上成员乘机者的又一次伤害。
而在常规的统计和公民权利的兑现中,通常也是按人头而不是按家庭统计或兑现的,居民收入、就业率、GDP……都是如此。然而河南航空公司却如此聪明,如此有创意,居然会将生活补助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发放!太有才了吧,天哪!
我不知道这些家庭中最少和最多分别有多少人在这次事故中同机,但一定不会巧合到36个家庭的同机人数完全相同。不妨算一笔账,假如有两个家庭,A家庭有一人乘机,B家庭则有三人同机,一“人均”,那差别……
所以,希望河南航空能真正站在乘客的角度,把生活补助的发放标准纠正过来,按人头重新发放。凡同一家庭有两名以上乘客的,迅速补齐剩余补助,让已经遇难的乘客多一个安息的理由,让受伤的乘客多一个安心养伤的理由,让他们的家属少一分伤害的折磨。
稿源:红网 作者:崔建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