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举报信拉开剿枪战役大幕,记者调查湘西枪患
2008年3月,一封举报信拉开了湖南湘西州“剿枪战役”的大幕。2009年4月,警方调查一年多后收网,震惊全国的“湖南湘西州3·31制贩枪支案”告破。这是一支黑枪,产自贵州松桃———中国第二大黑枪基地。
枪管用的是外地“淘来”的7.62毫米钢管,枪套、弹夹用油桶铁皮经过磨砂、焊接“手工”制成……“除了膛线造不出来,其余与真枪没有什么区别。”
都算下来,这支黑枪的成本不到200元。可一进黑市,它的价格上线是1000元,此后每次倒手,质量好的长枪的价格能翻百余倍。
警方抓获了湖南、贵州、广东、广西4省(区)558名涉案人员,缴获枪支201支。
学枪
贵州农民龙安银无师自通,购买黑枪回家研究10天后,造出生平第一把枪。
造枪难不难?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龙安银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不难。
1967年生的龙安银是贵州铜仁市松桃县人。
松桃县是仅次于青海化隆县的中国第二大黑枪基地,地处黔、湘、渝三省市接合部,历史上属“三不管”地带。当地历史上就有造火药枪的传统。
负责侦办龙安银案的湘西州凤凰县阿拉镇派出所所长田世军说,龙安银家境贫寒,“穷得连老婆都娶不上”。
田世军说,2007年底,龙安银回家过年时花1000多元买了一支黑枪。回到家里,他把枪拆卸下来,琢磨每一个零部件如何模仿制造。10天后,他经过反复试验,造出了第一把枪,卖了1200元。
造枪
学习前辈,在地窖内造枪。卖枪时到山里试枪,一枪洞穿碗口粗的树。
民警说,获得“第一桶金”后,龙安银便扔下农活,每天寻思如何造枪。
与“前辈们”一样,龙安银选择了在地窖造枪,而且一挖就是4个。民警说,在地窖里造枪,外界听不到声音。卖枪时,他们一般选择在偏僻的山里试枪,一枪洞穿碗口粗的树,远处有人听见也只是以为放了个鞭炮。
民警称,龙安银的黑枪子弹,杀伤力在近距离内并不弱于真枪。
2009年4月29日,警方捣毁了龙安银的窝点,查获长枪1支、仿六四式手枪子弹7发、半成品枪管24支、半成品弹夹4个,手枪模具、弹簧若干,缴获制枪工具28种767件。
贩枪
贩枪案“一号人物”是“孝子”,两年内贩枪20余支。警方顺藤摸瓜查出庞大的贩枪网络。
龙安银制造的黑枪,有一部分来到了杨必现的手中。
杨必现,1970年生,身高1.6米。“杨必现是个孝子。”专案组成员说,杨必现是个农民,因母亲病重花销大,杨必现便放下农活,去吉首看工地赚钱。2007年,一位老乡找到杨必现,说能从广东弄到短枪,让他去找买家,挣提成。“我只想帮朋友忙,没想要好处费。”后来,杨必现找到了买家,得到了第一笔好处费———100元。
杨必现说,找人买枪比工地挣钱快,于是他开始给人介绍“枪活儿”。一次,他贩卖了两支来福枪,获利9000元。
尽管杨必现选择的交易地点都很隐蔽,但他还是被警方盯上了。
2008年3月31日,一封举报信寄给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局长周赛保,称杨必现等人贩卖枪支。当地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
为了钓“大鱼”,警方决定暂不抓捕杨必现。专案组5次派民警赴广东、贵州等地,会同当地警方对疑犯实施侦控。
通过杨必现,警方侦查出一个庞大的制贩枪支网络,发现涉枪犯罪线索437条,制枪窝点4处,涉案人员涉及湖南、贵州、广东、广西4省(区)195人次。
2009年4月24日,公安部下达统一行动命令,湘西州将696名警力分为28个组,展开“迅雷”抓捕行动。
此后,该案的“一号人物”至“十号人物”在3天内悉数落网。截至2009年年底,3·31专案组抓获涉案人员558人,缴获枪支201支,捣毁制枪窝点11处。
买枪
湘西采矿业发展迅速催生黑枪泛滥,矿主买枪争夺地盘。一矿主花近百万买枪。
湘西地处湖南西北部,与贵州、湖北、重庆交界,特别是与贵州松桃县接壤,成为枪支流入和中转的地区。“因为近年来湘西矿山发展,利益争夺激烈,一些矿主开始买枪护矿,争夺地盘。”湘西州公安局副局长田儒平称。
古丈县看守所审讯室里,32岁的董飞始终低着头,表情木然。
民警管董飞叫“枪王”。在本案的涉案人员中,从董飞处缴获的枪支最多,有30支。民警说,这30支枪都是质量最好的“正规枪”,包括一支“苏制AK-47”,“差不多可以武装一个排了。”
董飞是花垣县的一名矿老板,“年景好的时候,矿上一年能挣几千万。”董飞说,为了买枪,这些年花了近百万元。
办案民警说,除了董飞嗜枪外,不排除他为了解决矿上纷争买枪来震慑。
▲
警方正在整理缴获的部分黑枪。
新京报供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