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人民网消息,近日,亚行发布了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据其提出的标准来估算,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为8.17亿。
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发布报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其中一个章节名为“亚洲中产阶级崛起”。
报告对亚洲中产阶级的界定标准是每天消费额在2到20美元之间的群体,这个标准远低于西方。
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中产阶级人数是亚洲最多的,达到8.17亿,在所有亚洲国家中居首位,占全国总人口的六成以上。而印度中产阶级人数在2005年达2.74亿,约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亚行将中产阶级又划作“底层”“中层”“高层”三类。中国的“中产阶级”中有3.03亿属于底层中产阶级,一旦遭遇重大危机,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
不过,有经济学家对这种界定标准提出质疑。
美国穆迪经济网站分析员成旭认为,每天2到20美元的消费在中国实际介于脱贫和步入小康之间,但中国的中产阶级迅速增加,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缺乏具体数据,但很可能高于报告的标准。
也有不少中国学者认为,中产阶级的比重远不及此。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认为中国的中间阶层能占到23%。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介绍,官方在2004年曾有一个标准:人均收入2万元,即户均收入6万元以上,即是中等收入。当时约有20%的群体达到这个标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