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业园区引入酒店式物业为企业提供“管家服务”

  从青羊工业东区“政企联手”合作开发建设的“东区模式”到安德工业集中发展区的“T-BOD”(共同-建设-经营-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成都市在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下,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整合各种生产资源要素,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探索出了一条成都工业创新发展之路。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近年来,成都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要求,抓住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深入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实践,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统筹、 “四位一体”科学发展。

  重点产业工业集中度达到73.9%——截至2010年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3.5亿元,增长16.8%,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946.4亿元,增长22.2%,工业投资628.8亿元,增长0.3%;六大重点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69.9%,工业集中度达到73.9%;农业实现增加值104.4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比重达到4.4∶48.1∶4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5亿元,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5180元,增长12.8%;城镇新增就业8.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4%,城镇化率达65%。

  科学规划,形成三化联动的产业布局——坚持“全域成都”的规划发展理念,强化三次产业互动,协调发展,构建特大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市镇-农村新型社区的现代城乡体系。规划了以“一区两带六走廊”的城镇空间格局为基础,由一个中心城区、4个新城、10个中等城市,34个重点镇、60个新市镇组成的放射加网状的城市体系。编制出台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把原116个工业园区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和10个工业点,实施“一区一主业”,引导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积极构建中心城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近郊区主要发展现代制造业,远郊区主要发展加工工业和特色产业的优势互补、梯度布局、错位发展的工业经济新格局。

  政策引导,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调控作用,出台工业集中发展系列配套政策,促进产业集中发展。强化产业政策调控,出台搬迁补助、财政技改贴息等优惠政策,引导鼓励集中发展区外优势企业进区入园发展,仅2009年就完成100户园外企业的调迁工作;强化项目用地调控,先后出台工业用地管理办法等13个配套文件,并对“一区一主业”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化,对投资强度等控制标准进行了修订,对新增工业用地进行全市统筹,确保投资项目用地。主导产业功能区建设有效促进了产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民向城镇转移,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推动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向市民转变,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截至2010年6月,全市入住拆迁安置房和新居工程向城镇转移农民共达到74万人,快速提升了城镇化水平,全市城镇化水平从2002年的55.7%提高到2009年底的约65%,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

  青羊工业总部基地

  政企联手的东区模式

  在成都市20个重点建设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之一的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中,有一个花香鸟鸣的园林,谁也不会想到,这块地处城西、环境优美的绿地居然与“工业”有着直接的关系。“青羊工业总部基地”便是这片园林的名称。

  走进青羊工业总部基地,一点也感觉不到工业的影子,一幢幢漂亮的小楼坐落在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生态公园里,而这些小楼,正是各个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在这个计划于2012年全部建成的1089亩工业园区内,目前已有逾百家企业入驻。其中既有百事可乐、中国铁建等世界500强企业,更有像葛洲坝这样的国家水电部直属重点企业,而招商银行、深圳海洋王等行业百强企业也比比皆是。据介绍,到2012年,工业总部基地全部建成后,引进的企业将超过200家,能提供2万余个就业岗位,实现税收将超过10亿元。

  “政企联手”建立工业总部基地

  传统的工业园区地处偏远,各个企业的总部和厂房也混杂在一块儿,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在园区内更是避免不了,很多人一提起工业园区更是浮现出“烟囱林立”的模样。如何在靠近市区的位置发展工业经济而又不污染环境呢?工业总部基地的构想便油然而生。

  早在2004年,青羊区对工业总部基地进行规划建设的时候,为了解决总部基地开发建设的资金难题,提出了“政企联手、市场运作、提升业态”的发展思路,选择了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超前的经营理念和专业化的市场运作能力的成都置信与政府合作,整合政府、市场两种资源,共同进行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于是,由青羊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都置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合信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青羊工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全面负责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东区基础设施和青羊工业总部基地的开发建设。尽管公司注册资本仅有5000万元,而经过6年努力,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投资、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的“六统一”运作原则,截至目前,整个青羊工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已完成投资达30多亿元,撬动的区域市场投资更是高达近70亿元。

  酒店式物业服务

  按照“园区与城市共生”的发展理念,青羊工业总部基地依照国际标准对园区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园区不仅实行了标准厂房建设和道路、管网、供电、供水、供气、办公智能化、企业家会所等配套建设,创造了一流的承载能力和服务环境,还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项目融资、物资仓储、企业管理、战略咨询、人才资源、法律顾问、会计审计等企业非核心竞争力服务系统。园区内引进了优秀专业公司为入园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为方便企业贷款,园区还与15家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搭建了担保融资平台。

  “总部基地园区里的服务和环境令我们十分满意!”说起工业总部基地,园区入驻企业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鹤灵便赞不绝口,“这么优美的环境在工业园区里确实是很少见的。”王鹤灵说,集团当初打算在成都入驻分公司的时候曾考虑过买地建楼,但因成本高、周期长而放弃。有一次,当集团领导去温江考察分公司落户地址时,偶然发现了青羊工业总部基地,于是一拍即合,成为了头一批入驻工业总部基地的企业。“统一化的园区物业管理相当于酒店式管理的提包入住概念,让我们办公很轻松。”除此之外,园区的政务管理中心帮助入驻企业员工解决孩子读书等问题,也让企业员工们十分满意。回到湖北集团总部,王鹤灵便打起了免费广告,如今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也顺利入驻。

  工业反哺农业

  在青羊工业总部基地旁,一个按照城市精品社区建造的英国风情小镇逐渐成为了这片区域的新亮点。谁也想不到,这个占地464亩、投资数亿元的英伦风情精品小镇居然是当地农民集中居住区。这个崭新居住区的建筑容积率达到1.6,绿化率达到了30%以上,水、电、气、视、讯、宽带六通到户。按照城市精品社区标准,风情小镇还配套建设了“六站一室一港湾”(即劳动保障站、卫生服务站、社区教育站、计生服务站、文化服务站、法律咨询援助站以及社区警务室、港湾式公交车站),使社区居民享受到了与中心城区同质化的公共服务。同时,依托工业总部基地开发,当地转移农民也在新型工业园区里找到了工作,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和增收。

  “白天热闹,晚上冷清”是多数工业园区的现状。为了满足入驻企业员工的需求,青羊工业总部基地还规划建设了5个超大型会所,其中3个已经投入使用。目前已投入使用的集中精品购物街、餐饮街、恒温游泳池、健身运动管、运动基地等配套设施,大大地满足了入驻企业员工的商务生活需求。专为入驻企业员工打造的188亩集中生活配套区——时尚青年城的一期也已呈现,四星级酒店、知名电影院线也即将投入使用。

  安德“T-BOD”模式

  三个集中三化联动的示范效应

  安德镇原是一个传统农业小镇,2005年被确定为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三个集中”为核心,产业发展为关键,项目推进为抓手,创新机制为保障,突出用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改造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初步形成“三化”联动发展的综合效应,成为全县运用“三个集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示范镇。200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7.8亿元,比2004年增长8.3倍;财政收入达到1.34亿元,比2004年增长10.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48元,比2004年增长1.3倍。

  成功经验

  安德“三化”联动探索实践的成功经验,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坚持把工业集中发展作为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核心和基础,发挥“郫县豆瓣”传统品牌优势,在安德镇规划建设3.7平方公里的“川菜产业化园区”,聚集发展川菜调味品、川菜原辅料和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推进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区建设。

  二是通过集中打造“川菜产业化园区”做强产业支撑、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向城镇集中和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形成城镇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互动发展格局,园区企业已吸纳3250名农民实现就业增收,构建起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与保障农民根本利益相统筹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三是依托入驻川菜产业化园区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带动安德和周边地区形成6.9万亩的标准化蔬菜配套种植基地,初步构建起“园区企业+种植基地+合作组织+农户”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和利益共同体,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为实现农民向城镇集中创造了条件。

  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城乡发展

  郫县县委、县政府围绕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安德优先发展重点镇对县域西部传统农业镇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提升城乡一体化质量和水平,把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区建设成统筹城乡综合示范典型。

  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区位于县域西部,这个区域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完善。川菜产业园区、配套种植基地、农村新型社区和日新月异的小城镇构成了具有较强产业支撑、体现“田园之美”的新型城乡形态。川菜产业化功能区,在产业上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工业上,充分发挥“郫县豆瓣”传统特色品牌优势,依托规划建设的3.7平方公里川菜产业化食品加工基地,集中发展调味品、川菜原辅料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唯一的以地方菜系为主导的“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农业上,依托园区企业带动川菜原辅料配套种植基地建设,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市场化运作、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服务业上,依托博大精深的川菜文化,打造形成集观光、体验、品味于一体的“川菜味乡” 优势服务业品牌,壮大城镇产业支撑。

  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实践中,安德镇把工业集中发展作为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核心和基础,通过健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政企三共同(共同建设、共同经营、共同管理)”的“T-BOD”投融资建设方式,优化项目服务,使川菜产业化安德核心区获得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陈瑾 刘浏 钟文 摄影 王若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