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必对“守贞教育”上纲上线

  □张兮兮(辽宁媒体人)

  从今年秋季新学年起,大、中学校必修课“三生教育”将贯穿一项重要内容,即“生命、爱与性的真相”。其中,特别设置了一个创意环节,即“给未来的儿子或女儿写一封信”,说明为什么他们要等到结婚后再有性生活,解释为什么守贞能给人追求梦想的自由等。(8月31日《春城晚报》)

  这样一则新闻,引起了网络舆论的躁动,很多人发帖对这个婚前“守贞教育”嗤之以鼻。然而,我却以为,在这个“三生教育”教育中,包括“守贞教育”,都充满了良性引导的善意,这是无法被当下社会杂乱的大环境所遮蔽的。

  同时非常震惊地看到云南另一条新闻——云南省防艾办主任工作会议上透露的数据,云南累计报告艾滋7.8万例,仅今年上半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就达4960例,其中性传播比例仍在上升……

  这几年,有个叫“恐艾症”的词汇,非常流行,具体有多少人患“恐艾症”没有官方数据来做佐证。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患“恐艾症”的绝大多数人,正是因为不禁锢自己的“性需求”,而使自己陷入了害怕感染艾滋病的惶恐中,即便是得到了医学检验并没感染艾滋的证实,也无法摆脱这种惶恐。从这些“恐艾症”患者身上,我们能清晰辨见到,混乱的性行为不单是真的有染性病的可能,更可能令人罹患精神疾病。

  啰嗦这么多,我是想说明:“三生教育”实际上是在弥补过往被我们诟病许久的学校教育中性教育缺失的问题,这种及时补位不但会破解孩子们对性问题的朦胧感和神秘感,让他们直面身体秘密,能够勇敢而坦荡地面对性。在教材中,并非板起面孔来说话,那些示例很活泼也很生动,其中充满了建议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等的安全性教育。其中的“守贞教育”从道德、情操以及实际避病方面给出诸多建议,也许过于理想化,也与当下社会真实的性道德状况有太多出入。但如果人没有一点点道德约束,随任人的所谓本性,那岂非和畜生没有区别?

  更何况,“守贞教育”仅仅是“三生教育”的一小部分,现在却被单独拿出来过度解读,这本身就已经遮蔽了这套教材的教育善意。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每每到假期结束之时,报刊会冒出诸多学生打胎流产的新闻,更有少女因为流产太多或不当造成终身不孕遗憾的新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连最基本的安全性教育都是失败的。窃以为,固然不需要对“三生教育”鼓掌喝彩,毕竟它必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更不必要对其上纲上线,因为那是对教育善意的一种棒杀。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