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江新区现在是巧干加苦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1日02:43  华龙网-重庆晨报

  40年前,殷树清老人他们造房,是苦干。

  现在两江新区建设,老人说,是巧干加苦干。

  殷树清老人今年79岁,住在水土镇。现在每天起床,他都会走上屋顶。在屋顶,目光跨过嘉陵江,可以看到对面的一个工厂,这个工厂,就是他们在40年前建起来的。

  每天干10多小时

  一年才建起一座厂

  殷树清老人,1952年就进了当时的水土建筑社,即后来的江北县第一建筑公司,是一名木工。

  “当时我是木工中负责‘掌脉’的,用现代时髦点的说法,就是‘技术总监’。”

  当年,殷树清老人接到任务,要在渝北的悦来修建一座氮肥厂,老人被派往到现场负责木工活路。

  “我们当时10多个人到现场做木工活。”老人说,工具不够,自己就把自己的“长推板”改制成了几个“短推板”。所谓“推板”,是用来打磨木头所用的工具。

  由于任务紧,“那时候提倡苦干。”老人说,每天要上班10多个小时。殷树清家距离当时施工的地方,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因此,每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赶往工地。

  两江新区建设

  是巧干加苦干

  现在的氮肥厂,有不少建筑还是当年殷树清老人参与修建的。在老人居住的地方,登上楼顶,就依稀可以看到氮肥厂。因此,老人现在几乎每天都要登上楼顶,望一望氮肥厂所在的方向。

  “那时候虽然是苦干,但依然修了一年多,才修起来。”老人说,现在登上楼顶看到氮肥厂,放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干活的影子。

  “但现在不同了。”殷树清说,那时候修一栋楼不容易,现在两江新区成立了,可以想象,在两江新区范围内包括现在的水土,很快就会有更多的高楼立起来。

  高楼在老人的概念里,就是发展的象征。

  “那时候我们是苦干,但现在两江新区的建设,是巧干加苦干。”老人解释,巧干,就是现在技术发达了,建房造楼的速度更快了。

  现在,在水土镇,殷树清老人居住的房子,虽然只有6楼,但算比较高的了。“可能不久,这房子就算矮的了。”老人笑笑,显出他对两江新区即将给水土带来的变化的美好憧憬。

  本报记者 宋岩

  相关链接》》

  “寻找两江新区热土最早建设者”活动欢迎报料。本次搜寻对象锁定解放后长期在正规建筑单位参与两江新区范围内城市建设的专业人士,可以是普通工人,也可以是高级工程师、城建企业老板。

  截至周五12:00以前,市民可以通过晨报新闻热线966966提供线索,或直接登录两江新区网(http://www.liangjiang.gov.cn)“两江论坛”和华龙网(http://www.cqnews.net/)相关专题发布线索。本周五下午,本次搜寻到的“两江新区热土最早建设者”将集体亮相,并获得每人5800元的奖金。

  此外,两江新区热土城建老照片仍在火热征集中,获选参展的照片提供者将获得300元/张的奖金。

  电子邮箱:ydh86@sina.com

  咨询电话:63907469

  北碚水土镇,殷树清回想当年建房情况。本报记者 李斌 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