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左宝贵建立东北首家慈善机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1日15:21  国际在线

  

左宝贵建立东北首家慈善机构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沈阳城小西门外的一个普通居民区度过的,那地方叫友爱里。如今的友爱里高楼林立,50年前却是一片低矮的日伪劳工房,拥挤而狭小。友爱里曾有一个很历史的旧名——左大人府胡同。左大人,就是中日甲午战争时喋血平壤的左宝贵将军,左大人府当然就是左宝贵曾经居住过的宅院了。

  同善堂有一个黑森森的接婴口

  左大人胡同毗邻沈阳市教养院(后来改为沈阳市第四印刷厂),老辈人告诉我,教养院就是昔时的同善堂。我童年的很多时光就消磨在同善堂花园般的大院里。

  与教养院一街之隔有一所小学。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从左大人府胡同拐出来,要经过一个僻静的小巷,两边都是墙,中间有一处老房,洞穴一样漆黑的拱形窗,像一个怪物的大嘴朝街巷张着。因为常有人往里扔死孩子,几乎没有同学敢独自一人从那黑洞洞的窗下走过,即便几个同学结伴穿行,也禁不住毛骨悚然。后来才晓得,那个吓人的窗口其实是同善堂育婴堂的接婴处。旧社会,人们把弃婴从这个窗口送进去,孩子就归同善堂抚养了。如今,这个遗址和左大人府一样完全没了踪迹。小学校的对面,原来还有一个同善堂的卫生所,突然有一天,卫生所挂上了沈阳市第三医院的牌子,这医院就是今天的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同善堂与十八缸金银的故事

  传说,左宝贵一家人搬进新居后,发现西边的小花园里经常有小孩在玩耍,但天一黑就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左宝贵和夫人觉得蹊跷:“这附近都有士兵守卫,哪会有孩子随便跑进来?难道是民间所传的人参娃娃? ”于是,便吩咐下人预备红绒线,等小孩来玩时,拴在他们的衣襟上。人们按照吩咐拴好红绒线,一共18条。晚上,左宝贵命亲兵打着灯笼,顺着红线寻找,结果发现红绳都钻进小花园的土中。亲兵挖开土,发现每条红线下面都有一口大缸,缸里满是金银。左宝贵大吃一惊,心想:“这么多金银一旦处理不妥,惹人口舌不说,也难免引起皇上的怀疑。 ”

  一夜未眠,左宝贵终于想出了个主意。第二天,他召集地方官,将18缸金银的事讲了出来,并且征集工匠,盖一座官堂。很快,大院盖好了。左宝贵贴出告示说:“凡属鳏寡孤独之人,均可在此赡养天年。堂中一切费用,均由总兵衙门供给。 ”左宝贵又亲自为这个大堂院写下3个大字:同善堂。据说当年同善堂的地址,就修在18缸金银挖出的地方。传说归传说,“同善堂”这个东北第一家慈善机构是左宝贵创建的没错,只是左宝贵没有为“同善堂”题词。左宝贵殉国后,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将左宝贵创建的牛痘局、惜字局、粥厂、栖流所、育婴堂等统归一处,定名为“奉天同善堂”。

  左宝贵怒斩施粥官

  据史料记载,左宝贵驻守盛京20年,经常微服私访,见百姓生活贫穷困苦,往往潸然泪下。因此,他一面整饬部队,一面解囊施惠。那时,每逢大疫重灾,左宝贵都率先捐资赈济。 1881年,左宝贵在盛京创办了牛痘局,地址就在今天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牛痘局常年为老百姓免费接种牛痘,首开关外接种疫苗之举。所有费用全部由同善堂支付。牛痘局在盛京地区预防天花传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文献记载,仅1917-1919年三年间,牛痘局就为6233名儿童进行了疫苗接种。

  1888年,盛京城附近遭遇特大水灾,人民流离失所。左宝贵协同官绅筹款购房,设立栖流所收留难民栖身。所内还设粥厂两处,向贫民施舍粥饭。

  有一天,一个老汉背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前来总兵衙门告状。原来那老汉在粥厂喝粥时,说了一句顺口溜:“总兵施粥好心肠,想起包公来放粮,可怜粥官太贪婪,害得百姓喝米汤。 ”因此,被施粥官痛打一顿。左宝贵一听有这样的事情,非常气愤,遂脱去官服,穿上老汉的破衣烂衫,径自去了粥厂。

  左宝贵领完粥,端起粥碗一看,果然是米粒稀少可数,全是汤水。左宝贵气得把粥碗向施粥官掷去,施粥官刚要还手打左宝贵,被粥厂的一个小兵挡住,因为这个小兵已经认出是左大人了。施粥官慌忙跪地,在左宝贵的追问下,施粥官不得不承认自己私贪了粮米。左宝贵一声令下,施粥官被拖下去,当场斩首示众。

  平壤血战壮烈殉国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廷令左宝贵率兵援朝,进驻平壤。

  9月14日,日军完成了对平壤的合围。少数贪生怕死的清军将领,见日军来势汹汹,主张弃城逃走。左宝贵怒骂:“若辈惜死可自去,此城为吾冢也!”表示了与平壤共存亡的决心。 15日凌晨,日军对平壤发起总攻,左宝贵率军防守平壤北面的牡丹台、玄武门一线。

  经过激战,牡丹台清军阵地失守,在玄武门指挥作战的左宝贵,披上光绪帝赏的黄马褂,登高督战。他亲自指挥一门重炮向敌人猛烈轰击,在弹片横飞中,左宝贵腿上中弹,他将伤口包扎好,站起来继续指挥部下还击。不久,炮手阵亡,左宝贵上前亲量大炮准星,左右轰击。营官杨建春见城上危险,欲挽他下城稍避,左宝贵拒绝后退半步。不久,左宝贵颈部再次被流弹击中,他强忍剧痛,坚持在城头指挥。受左宝贵英勇精神鼓舞,所部将士军心大振,均拼死抵抗。激战中,一颗日军炮弹在左宝贵身边爆炸,将军英勇牺牲,时年57岁。

  营官杨建春挟左宝贵遗体欲自玄武门冲出,但日军已入城,塞满街巷,杨建春亦死于乱军之中,两人忠骸均下落不明。手下部将冒着炮火,只觅得左宝贵的一领血衣和一只朝靴。

  左宝贵铜像的命运

  有记载说,左宝贵殉国后,盛京各界追念将军无畏精神和慈善胸怀,特地铸了一座将军铜像立在同善堂,以为纪念。事实上,铜像不是中国人竖立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侵占了沈阳,他们打着“亲善”的幌子,企图利用左宝贵的声望来笼络人心,便在日本金泽市铸就一尊左宝贵铜像,并于1940年派专人“涉海跨洋”运到奉天同善堂,还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1942年,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进入关键阶段,他们急需铜来制造枪弹。于是,日本军方不顾同善堂的反对,把他们亲手竖起的铜像搬倒,拉去熔炼做了杀人的武器。

  日本人要推倒左宝贵铜像的消息传来后,当时正在同善堂女子学校读书的孩子们恋恋不舍地在将军的铜像前最后拍了一张集体照。如今,铜像永失,但照片依旧。

  智修清真寺

  左宝贵智修清真寺的故事发生在营口。营口有很多回族人,可是没有清真寺。大伙儿想修,一是没钱,二是地方上不给地皮。左宝贵来营口巡视,回民听说了,就来找他,讲起修不上清真寺的事儿,左宝贵听了,答应想办法。

  当时营口有座文庙,左宝贵在地方官的陪同下来到文庙。他一看庙墙都倒了,庙顶上长满了荒草。左宝贵叹息了一声,说:“这样吧,我帮你们一些银两,你们赶快把它修复了。”随后,左宝贵捐出了银两。当地大户一看左大人出了钱,也都捐献。这样,没过半年,文庙修好了。

  修好了文庙,营口的地方官和有头有脑的人说:“左大人帮了咱们,咱们怎么回敬左大人呢?”大伙儿商议来商议去,想不出个好办法。后来,有人说:“左大人是回族,咱们这没有清真寺,上回他来,连清真寺都没拜上。这儿的回民多次请求修清真寺也没修成,不如趁这机会修座清真寺。一来回敬他老人家,二来满足本地回民的要求,岂不是两全其美? ”大伙儿都说这主意太好了。这么一来,出钱的出钱,献地的献地,施工的施工,一年后,一座清真寺修成了。

  清真寺修成,地方官到奉天向左宝贵报喜。左宝贵很高兴,对地方官说:“各个民族应当互相尊重,谁也别压谁,过去有的地方发生教案,都是在这方面没处理好。”有人说:“左大人聪明过人,这是智修清真寺啊。”正因为这样,营口一带老年人讲起左大人来,没有不赞佩的。

  左宝贵殉国已经116年,历史记载中,他是个民族英雄;沈阳人的记忆中,他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官。可是,如今的沈阳已找不到一处可以缅怀将军的遗迹,每想到这,我心中便涌起一丝怅惋……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