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53年的窨井盖,郑州最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2日02:32  郑州晚报

  

1953年的窨井盖,郑州最老?
一厂生活区门口,有一个盆景林,煞是喜人。
1953年的窨井盖,郑州最老?
一厂的这些二层小楼,都是苏式建筑。
1953年的窨井盖,郑州最老?
一厂生活区内,1953年的窨井盖至今仍在服役。

  8月31日,本报报道《邻里相处得好,每天都是邻居节》征集邻里之间精彩照片和感人故事,定格瞬间留下的美好回忆,本报记者将走进每个社区,记录社区的点滴真情。

  昨日,爱晚报网友“褪色的记忆”发帖晒老国棉一厂的老建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幻,这些曾经辉煌的建筑依然在岁月剥蚀中默默地坚守着。

  晚报记者 汪永森 实习生 蔺洋/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从2005年开始,由郑州晚报发起的郑州邻居节轰轰烈烈的展开。

  今年,郑州多个社区的邻居节活动都照常进行。

  但有市民说,不能少了倡议者——郑州晚报的身影。

  其实,邻居节不只是个概念,只要邻里和谐相处,天天都是邻居节。

  从本周开始,晚报将通过版面,回归邻居节。

  即日起,晚报将倾听所有社区邻里之间的感人故事,本报记者将走进每个社区,记录社区的点滴真情。

  如果你有故事,如果你要讲讲社区的人和事儿,请登录www.izzwb.com留言,或者拨打本报热线67659999,记者会第一时间和你联系。

  【网友发帖】

  说说大家熟悉的老建筑

  “一厂马路,三厂楼,四厂平房碰破头,五厂污水到处流。”这句顺口溜说的是建设路边国棉厂区的故事。

  “郑州市邻居节拉近邻里亲情,让我们感觉亲切,一厂的老建筑是老街坊们都熟悉的。”

  网友“褪色的记忆”在爱晚报论坛都来拍拍栏目上传了两张一厂现存老建筑的图片。

  两张图片的主角是一厂朱红的大门和已经沧桑破败的俱乐部,两个代表性建筑古色古香,大门翘起的四角带着浓重的历史味道。

  “褪色的记忆”表示,紧靠建设路的一厂大门已经被粉刷一新,红色的立柱和翠绿的琉璃瓦让人眼前一亮,而一厂俱乐部在图片中虽已显古旧,但它建于上世纪50年代,曾经辉煌地作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去处。

  【记者走访】

  大礼堂曾经是群众向往的地方

  昨日,记者按图索骥走进一厂,探访老建筑,聆听历史的声音,发现历史的痕迹。

  一厂很多老建筑或改变模样或不复存在,只有红柱绿瓦的大门还是那么气派。

  “这里从来没有重修过,只是定期修护一下,到现在还很漂亮。”秦岭路办事处一棉社区书记康锐说。

  “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口号镶嵌在一厂大门两侧的副门上,中间的“郑州国棉一厂”还在向人们述说着曾经的辉煌。

  站在大门之下,时光好像倒退回从前,工人们意气风发,满怀对生活的希望从这里走过,只争朝夕,为美好而努力。

  康锐告诉记者,1953年建厂不久,一厂俱乐部就建设完成,大礼堂曾经是群众向往的地方,“那时的大型活动、电影放映都在这儿,非常热闹”。

  历经沧桑的俱乐部,墙壁上的标语带着当时的印记,闭上眼睛那时的灯火和热闹景象在昏暗中渐渐浮现,欢笑声、歌舞声从厚实斑驳的墙壁中传出。

  “当时这里设施好,啥都有。”康锐告诉记者,活动室至今还在,大礼堂早已被隔成了办公室。

  1953年的窨井盖至今仍在服役

  一厂建设路大门口西侧,记者意外发现一厂中街拐角处,一个1953年制造的窨井盖,至今还在服役。

  这块厚实的井盖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消磨,不但没有丝毫损坏的迹象,与周围其他年轻的窨井盖相比,更显得结实厚重。

  “上边有‘中南纺管局工程公司造’的字样,现在都可以进历史博物馆收藏了。”康锐告诉记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国棉厂区偷盗井盖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个1953年的井盖能保存至今,非常难得。

  随着康锐的指引,记者注意观察起一棉社区内的窨井盖,除了这个1953年的窨井盖外,制造于1982年和1988年的窨井盖和众多21世纪新制的窨井盖,一起为社区居民默默地服务着。

  时光一直没有停止对世事的消磨,这些不起眼的窨井盖却无声地记录着一段又一段历史。

  传说中的花园留下了近百盆景

  康锐说,按照国家要求,生活区内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式建筑风格的房屋,都将于今年或明年拆迁。

  一厂中街旁的二层苏式建筑,楼前楼后的杨树、梧桐树比厂区内其他树木粗壮许多,“这些树的年岁跟厂龄差不多,曾经应该生长在传说中的花园里。”

  因为厂区内居住人口的不断增加,一厂内曾经闻名的花园都被改建成居民楼,只剩下这些粗壮的大树在诉说着当时花园的美丽景象。

  “以前厂里有一片花园,还有自己的花房。”康锐告诉记者,一厂大门摆放的近百盆盆景,是花房从厂区迁出后留下的。

  “这些盆景都很名贵,大都在一人高,厂里庆典、重大节日时才会搬出来装点厂区。”康锐说,厂区的老人曾告诉他,花房开始在西六街上,后来搬进厂区内,2007年生产区迁移留下这些盆景,现在由一厂物业代管。

  国棉厂区拼成的什么字?

  一棉社区内,坐落着现已为数不多的古老建筑,它们都是根据上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的设计建造的。

  “设计标准很高,一层水泥地板,二楼铺着锯末化学地板,擦干净了孩子光着脚在上边玩。”康锐告诉记者,这些苏式建筑的分布一直从建设路延伸至嵩山路,“一厂到六厂全都有,设计建造标准极高”。

  “因为太古老,有些小楼已经成了危楼,政府要求在明年前拆除。”康锐觉得有些可惜,但是楼内的设施确实已经非常落后,居民希望住上新房子。

  “几个厂区内,三厂保留下最多苏式小楼,红色的瓦、蓝色的墙、红色的窗框,非常好看。”康锐说,当时专家在设计建造时花了很多心思,这些小楼从上面俯瞰组成了“和平”二字。

  三厂78岁的老人孙同琳则说,苏式小楼从上面看拼出的是四个字,只是因为年代太久远,剩余的苏式建筑已经不多,具体是哪四个字,老人已经记不清楚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