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课就像在开座谈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2日05:13  华龙网-重庆晨报

  上课认真听、看教材、做笔记,是文化学科老师对学生的普遍课堂要求。昨天是开学第一天,也是我市高中新课改后高一学生们的第一堂课,记者走进市11中博文楼的教室,发现这里的化学课、语文课、物理课,同学们几乎都不动笔。

  “‘认真参与、稳步推进、缓势提高、保证质量’是我校执行高中新课改的十六字方针。”市11中莫校长说,“高一开学第一课无论哪个学科的老师都不准讲教材、赶进度,新课改是一件从无到有的事。老师和同学都应该有一个适应期、启蒙期。”

  化学课 假如你是化学家

  昨天上午8点50分,市11中开学典礼结束后,同学们回到各自的教室。高一21班第一堂文化课上化学课。

  上课铃声响了,化学老师周晓宏即没有进行板书,也没让同学翻开教材,而是打开多媒体投影仪,抛出了两个问题:“化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我们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有哪些?”随后,同学们就近自由组合成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几分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陈述他们的观点:“我们穿的衣服的布料、建筑材料、塑料制品、光纤通讯……”

  接着,多媒体投影幕布上展现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材料彩图,从冰淇淋、饮料、环保袋,到药品、汽车轮胎,连最新的人造心脏新闻图片也被收罗其中。周老师将化学对生活的影响解析得淋漓尽致。

  40分钟的课程过半,周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引向高潮———假如你是化学家,你会做些什么?

  “现在CO2(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严重,破化环境,我要研究一种方法把CO2分解成有用的碳C和氧O2。”

  “我想开发研制更多的新药治疗目前的癌症、艾滋病等绝症。”

  “这节化学课跟以前的很不一样。这节课我根本没动笔,课堂上更多的是动手、动嘴。”刘爽说,她喜欢这样上课。

  化学老师周晓宏点评:过去高一化学每周4节,新课改后每周3节课。课时少了,课堂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备课上,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的应用性、科学性。

  语文课 “妙”解常见汉字

  “语文是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的一门课。”昨天上午10点走进11中高一五班的教室时,语文老师陈军正用诗词和古典小说向同学们解释什么叫语文。

  “‘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这也是语文课上的内容。学生们对这些常见汉字的独特解读方式会心一笑。陈老师告诉大家,语文应该是生活中的语文。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要不快乐地过每一天?”这是在陈老师第一堂课上让每个学生都记住的一句话。

  “但是语文要运用就离不开积累,因此记忆是必须的。”课堂上陈老师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来说明读书的三种境界,然后让学生马上记忆,2分钟后让学生来背诵。

  课堂上老师还让同学们诵读《施氏食狮史》这样的古文绕口令,好多人舌头“打架”,课堂上不时发出笑声,但通过诵读,同学们不仅熟悉了五声调知识,而且还感受了汉语的独特魅力。

  班上的一个陈姓同学说:“现在老师在课堂上与我们互动,与生活相联系,与实际相结合,我们觉得语文其实离自己很近。”

  语文老师陈军点评:语文学习枯燥乏味,是很多学生的共识,这其实是语文学习在观念上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学习应该从“课文学习”转变为“生活化学习”。我的备课理念是,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重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人生态度的指引。

  物理课 感受知识的产生

  课堂上学生怎么站在讲台的凳子上?同学怎么还在拖地?下面的同学怎么哄堂大笑?循着高一22班发出的笑声,我们进去一探究竟。原来老师在一个有洞的塑料瓶中装满水,先堵住洞然后放开。这是老师正在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一个关于力学的实验。

  为什么学物理?物理老师朱习江是这样说的,学习物理,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自然,进而发现它的规律和有用性,这样才能产生兴趣。

  朱老师在课堂上共做了4个实验,每个实验都让学生们参与其中。老师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捏一个插有温度计的玻璃瓶,玻璃瓶没有变形,但是温度计却有了变化……

  一位同学课后说:“上课时,我们有了参与感,更能感受其中的道理,也更能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物理老师朱习江点评:开学前一天晚上,我备课到凌晨1点多,其实课是早就备好了,一直在想如何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将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现在我们上课的方式会更加灵活,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只有这样,学生的反响才会热烈。

  本报记者 黄晔 实习生 王欣

  昨日,11中高一年级的物理课堂上,实践、互动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本组图/本报记者 何熠 通讯员 伍向前 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