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聚焦:昔日抗战遗迹带给今日中国双重财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2日09:56  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9月2日电(记者 朱峰 李亚楠 骆珺)中国抗日战争的烽火已熄灭了65年,往日厮杀的战场也都早已旧貌换新颜。不过,在大江南北,诸多承载这段沉重历史的抗战遗迹,如今给中国带来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在北京南面约140公里处的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著名的冉庄地道战遗址内游客如织。如今,这处抗战遗迹既是著名景点,又是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75万人次,今年旅游旺季期间日均游客数量在5000人次左右。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闫大森介绍说,游客除欣赏纪念馆内的抗战文物外,还可以直接下地道参观,换上当年的服装,在标志性文物古槐和大钟下合影。“游客们可以通过亲身体验了解这段历史,只有了解这段历史,才能更珍惜现在的和平。”闫大森这样解释遗址在中国所具有的意义。

  对冉庄人来说,这一遗址不仅仅具有精神意义,还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在遗址周边的村落小街巷内,许多村民在路边卖一种叫“抗战饼”的食物,吸引了很多游客购买,价格便宜又卫生的农家饭店更是游客用餐的首选。

  类似冉庄地道战遗址这样,既是旅游景点又承担教育功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国共有300多处,同抗日战争直接相关的约有五分之一。

  “不要只记住仇恨”——中国人理性纪念抗战胜利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不朽丰碑

  1

  抗战遗址是中国近些年大力推进的红色旅游的典型代表。根据官方定义,红色旅游是中国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八年抗日战争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

  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高海生认为,中国诸多抗战遗迹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条件,发展红色旅游也是对抗战遗迹精神和经济层面的双重开发。

  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到今年为止要建成80个年接待规模达50万人以上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由于众多抗战遗迹分布在过去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较差,中国政府近年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近日,中国革命圣地西柏坡至八路军129师旧址公路全线贯通,将129师司令部旧址、晋冀鲁豫兵工厂旧址、新华日报社印刷厂等红色旅游景点连接起来。

  对抗战遗迹的开发,不仅仅限于红色旅游,影视剧同样是精神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的产品。《地道战》《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许多抗日题材的影视片都曾在冉庄地道战遗址拍摄。其中《地道战》自从上世纪60年代上映以来,创造出18亿人次观看的纪录,同时也使清苑县老槐树下的冉庄家喻户晓。

  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的一处沂蒙山抗战老区,中国第一届红色运动会日前刚刚结束。红色运动会比赛项目有手雷投掷、100米炸碉堡、100米抢收南瓜等,都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这是中国地方政府开发抗战等革命历史资源的一种新尝试。

  莒南县拥有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等抗战旅游资源,“红运会”正是莒南凭借当地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的一个全国性文化品牌。目前,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10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0.2%,实现旅游总收入8亿多元。

  上一页 1 2 3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