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圆规”怎会与上海擦身而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2日18:00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记者陈韶旭

  最终,今年第7号台风“圆规”,既没有在上海登陆,也没有正面袭击上海。

  不过,虽然“圆规”的本体环流对上海影响较轻,但它的外围环流仍造成了较大影响。昨天中午起,在台风外围环流与高空低槽的共同作用下,从黄海南部延伸至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条较为稳定的辐合带,辐合带附近生成了一连串较强的降雨云团,给上海西部、北部和市区带来局部大雨。截至昨天13时30分,闵行雨量最大,达到43.0毫米,徐家汇28.3毫米,青浦18.9毫米,浦东16.3毫米。下午到晚上,再次下起雷雨,市中心气象台在20时15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本市各区县的累积雨量可达到100毫米,其中徐家汇和闵行已在19时30分左右率先达到100毫米。

  面对可能的台风袭击,上海决定中小学延迟一天开学。尽管最终台风并没有造成预想中的较强影响,但防患于未然,这仍不失为一个正确决策。

  走偏西还是偏东路径

  在对“圆规”的预测分析中,全球各大台风预报机构的意见分歧严重,对偏西(对上海影响偏重)还是偏东(对上海影响偏轻)两种路径判断不一。上海市气象局在经过加密观测、台风外场观测、全国加密会商等等之后,最后选择偏西路径为预报结论。

  但人算不如天算。从前天半夜开始,副热带高压发生了突然的东退,导致“圆规”偏北移向分量加大,北上路径偏东,离上海的最近距离为300公里以上。虽然这是个好结局,但对于预报,却是个尴尬。

  路径难测之外还有三难

  台风“圆规”非常不典型,意外很多,给预报造成了很大困难。除了路径难测,还有三难:

  ——非对称结构,难判断风雨强度

  “圆规”8月29日20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8月30日17时加强成为台风。此后它一直朝西北方向移动,速度不断加快,后来基本维持在每小时30公里。

  “圆规”的结构明显不对称,中心东南侧云团致密且对流旺盛,螺旋云带主要位于东半部,并与季风云系内的低压系统相连;而西侧强对流范围小且外围较光滑。这种分布导致降水主要发生在台风中心的东南侧,而西侧风雨影响不明显。

  对台风结构作出准确分析需要大量观测资料,要在广阔海洋上获取这些资料非常困难。台风结构预报偏差,直接影响了对它引发的风雨范围和强度预报的准确性。

  ——异常快速移动,难觅行踪

  以“平均”而言,台风移速一般大约在20公里/小时,而“圆规”基本维持在每小时30公里,移动异常快速。比较国内外最先进的几种数值预报业务模式(欧洲中心模式、美国GFS模式、日本数值模式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模式),可发现它们对这种快速移动的低涡系统很难把握,尤其当台风与强副高气流相互作用时,对移速模拟的偏差更明显加大。移速预报不确定,就导致了台风预报路径与实际情况出现差异。

  ——多个台风相互作用,更难判断

  与“圆规”同时活动的热带气旋,还有6号热带风暴“狮子山”和8号热带风暴“南川”。前期,“狮子山”主要缓慢向东北方向移动,“南川”缓慢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圆规”向西北方向移动,三者相互作用。后期“南川”逐渐减弱,使三者间的相互作用状况发生变化,给“圆规”的路径预报带来新的不确定性,结果,各方的判断各不相同。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