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帝故里新郑:均衡教育育栋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3日05:24  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徐建勋本报通讯员 李群松

  头顶“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等诸多光环的黄帝故里新郑,今秋开学之际推出新举措:三年内将逐步免除高中学费,今年先免除高三学生的学费。此举一出,当地群众无不欢喜,称此为新郑教育史上又一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好事。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每个人读好书、受好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原动力。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黄帝故里新郑,将教育惠民视为城市发展的灵魂。该市深入推行“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按照“城乡教育同步规划、各类教育同步发展、办学条件同步改善、教育改革同步推进、教育管理同步加强”的思路,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力为广大学子营造共享教育资源的好环境。上世纪80年代,新郑市就着手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分别在1980年、1989年、1995年对初中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按照2万—3万人设一所初中原则,从当初的288所,调整到了目前的27所(其中23所为农村寄宿制);小学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服务人口等情况,在1980年、1989年、1995年、1999年进行了四次大调整,最终由撤并初期的304所,调整到目前的126所,44个教学点。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不仅公平分配了教育资源,(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也为日后均衡教育全面在新郑推行铺平了道路。针对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办学条件、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近年来,该市相继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和校舍维修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课桌椅更新”、“内部设施充实更新”、“教育现代化建设”六大工程。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谋划教育事业,在公共服务中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优先考虑教育需求,全市教育经费年均增长75%,教育投入每年在三亿元以上。针对城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投入不足的问题,坚持资金向农村倾斜、项目向农村倾斜、力量向农村倾斜,对全市教育经费由市财政统一支出、及时拨付,从根本上消除因乡镇发展不平衡导致投入不均衡的现象。

  打破设施差别,建设统筹推进。2007年,新郑投入462万元,为和庄镇尹庄小学等9所学校新建餐厅和宿舍6763平方米;筹措资金2284万元,为10个乡镇的16所学校安排了16个建设项目,新建校舍19724平方米。2008年投资4600多万元为17所中小学新建餐厅、宿舍和教学楼、实验楼等31个项目;投入252.8万元,配齐了餐桌椅、饮水设施和餐具消毒设施;投入1033万元,用于全市农村中小学图书配置更新等。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学校的硬件建设达到或超过了省“普九”标准,所有初中建设了高标准实验室,基本实现了城乡无差异、学校无差异。

  为确保推行均衡教育中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的稳定,该市提出“四个优先”,即: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引进优秀教育人才,不仅促进了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更使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如今,在新郑均衡教育得以长足发展的情况下,其孕育出的中招实行“区域平衡、生源均分”、高中实行普高校长抓阄录取等确保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措施,不仅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更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可,被誉为“解剖教育难题的最好标本”和“新郑模式”。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