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春风万里征帆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3日07: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记者 鲍传文 刘伟

  九月的鹏城,花团锦簇,欣欣向荣。

  当历史的巨轮驶入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第30个年头。30年先行先试,30年艰辛探索,30年发展跨越,深圳30年的成就举世瞩目!

  这是深圳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30年!

  深圳经济特区30年建设和发展历程,倾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大量心血和智慧。我们不会忘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倡导建立经济特区,并给予深圳发展巨大关怀;我们不会忘记,在深圳发展的一个个关键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深圳发展指明方向。

  红豆葳蕤,感念深情;继往开来,征帆正扬。

  一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莲花山上,翠柏青青,海棠怒放。小平同志的塑像,目光深邃而坚毅。

  时光流逝,抹不去珍贵记忆——

  1978年,希望从废墟中破土。一代伟人邓小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播撒星火,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火炬,终成燎原之势。

  1979年4月,中央专门召开经济建设工作会议,邓小平在广东省委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后郑重地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议,于次年5月,正式下达文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设置经济特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国经济特区由此正式宣告建立。

  难忘1984年,刚刚成立4年的深圳经济特区,如同幼苗渴望阳光和雨露。就在那一年,邓小平来到深圳,在目睹了深圳的发展变化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回到北京后,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谈话,明确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难忘1992年,神州大地,春暖潮涌,东风徐来。伟人的足迹再次踏上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新一轮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大潮风生水起。

  视察深圳期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精辟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一系列谈话,明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深圳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国贸大厦,这座见证“深圳速度”和聆听“南方谈话”的建筑,如今在林立的高楼中仍是需要仰望的里程碑。

  “当年,小平同志就是从国贸旋宫俯瞰深圳市容,当看到外面一派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时,很是高兴。他激动地说,8年了,变化太大了,这可不是说大话说出来的,是干实事干出来的啊!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18年过去了,但小平同志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句话,我都铭记在心。那是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天,更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当年担任接待讲解员的青涩女孩,如今已成长为深物业集团公司接待办主任的任文霞,至今难忘那一幕,“正是小平,坚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春天!”

  春风吹绿了古老的东方,春雨化育了华夏的故园。

  2010年8月22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大型展览在深圳隆重开幕。一件件实物、一篇篇手稿、一幅幅图片……一切如昨。

  我们永远铭记:1992年1月23日上午9时40分,蛇口。临别时,小平突然转身,对深圳的负责同志说:“你们要搞快一点!”

  字字如金,永记于心。

  国贸旋宫,按照一小时一圈的速度仍悠悠旋转着。窗内,是激动人心的谈话;窗外,是勃勃展现的生机。

  国贸大厦出租率长期保持100%,开发商深物业1991年利润只有5000万元,1993年就达到3.2亿元,发展势头延续至今;国贸大厦所在的人民南路片区,经过改造和业态调整,成为深圳著名的商业金三角,其经济总量占罗湖全区14%左右。

  旋宫“邓公厅”里,邓小平视察国贸的大照片挂在墙上,一代伟人慈祥的目光凝视前方,相信他将从这个广阔的视野里,看到深圳更美好的未来。

  二

  ■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

  ■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历史赋予经济特区的光荣使命。

  ——江泽民

  春江潮水连海平。

  作为最早参与创办经济特区的领导同志之一,江泽民亲自指导了经济特区最初的创建。上世纪80年代起,他先后10多次考察深圳,为特区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更如同一个英姿少年,踌躇满志,活力四射。当其时也,在邓小平视察南方以及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正在形成。

  1994年6月19日至2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来到深圳,针对社会上“特区还能不能办下去”的疑惑,他指出:“我认为有必要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郑重地加以重申: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

  1995年12月,江泽民再度视察深圳。他指出,深圳和其他经济特区的确起到了探路和示范作用,为推进全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希望深圳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并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2000年11月14日,莲花山。江泽民在出访期间专程来到深圳,为矗立在莲花山顶的邓小平塑像揭幕,同时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庆祝大会。

  此次深圳之行,江泽民高度评价了经济特区的辉煌成就。他说,经济特区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经济特区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继续当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区,继续充分发挥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的作用,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莲花北村住宅小区居民记忆中,至今仍定格着1995年12月6日的场景,因为这个冬日下午的阳光特别温暖。

  “江泽民同志下车后,主动走向群众,嘘寒问暖,感觉好亲切。他说‘你们生活真幸福啊!很羡慕你们有这么漂亮的小区。’随后,江泽民又到普通市民卓再招老人家中做客,促膝恳谈。”

  时任莲花北村管理处员工,对往事历历在目,说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荣幸”。“当年江泽民来时,莲花北是全国最大的住宅小区,居民刚刚入住一年多,路旁的小叶榕只有胳膊那么细。你看,现在已经超过碗口粗啦。”

  风雨辉煌路,文明万里香。

  1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莲花北村,成为百姓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缩影。小区内,幼儿园、小学、中学、残疾人康复中心、社区图书馆、老人之家、社康中心、健身场地、银行超市等生活配套齐全,治安形势好,很多居民都舍不得搬走。

  改革大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深圳开始了新一轮腾飞。

  我们不会忘记:2000年2月22日,南岭村。在深圳考察工作的江泽民专程来看望这里的村民,他语重心长地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中国共产党应该怎么前进?现在我们这里富了,我就想,致富了要思源,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穷时要有穷志气,富时没有富毛病”,这是写在南岭村党支部陈列室中的一句话。这个昔日污浊不堪的“鸭屎围”,如今已成为鸟语花香、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社区,集体资产超过16亿元,人均年收入15万。

  见到南岭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时,他正和班子成员研究如何抓住特区一体化的机遇,加快旧村改造,推进产业升级,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和提高社区居民素质。

  张育彪说,南岭人始终秉持“富而好劳、富而崇德、富而好学、富而思进”,办夜校、建图书馆、重师尊教、选送优秀青年到高校培训。据统计,30年来,南岭村为国防和贫困地区捐款超过5000万元。

  感恩回报,共同富裕。

  这是深圳的使命所在,这是特区的责任所系。

  三

  ■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

  ■今后深圳还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这样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作用才能更充分地得到发挥。

  ——胡锦涛

  东风又起万象新。

  深圳的改革发展,牵动着胡锦涛同志的心。他三次亲临深圳视察工作,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意见。

  1994年11月9日至1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先后到汕头、潮州、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他指出,经济特区所走的道路,是一条成功之路、希望之路。经济特区发展变化的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关于创建经济特区的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

  1999年6月,胡锦涛在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两周年纪念活动前,再次考察深圳,并兴致勃勃地登上莲花山顶,视察了深圳中心区。

  2003年4月12日上午,春雨霏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专程来到龙岗区南岭村考察。警卫人员给总书记撑起雨伞,但他看到群众都没有打伞,自己坚持不打雨伞,和大家一起淋雨。

  胡锦涛十分关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参观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虚拟大学园、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以及中兴、长城、富士康、华为等企业。他强调指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掌握核心技术很重要,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受制于人,要下决心攻克一批关键技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当时的讲解员、现任中兴通讯技术经理的罗延龄对此深有体会。“总书记一下车,就跟大家亲切点头致意。当看到公司多个产品远销海外时,总书记面露微笑频频点头,那一刻我特别自豪。他勉励中兴抓好自主创新,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并表示党和国家会给予大力支持,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罗延龄激动地说,胡锦涛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殷切关怀,是对所有科技工作者的莫大激励。考察期间,他始终看得认真,问得仔细,严谨务实之风,让人心生敬仰。

  当年胡锦涛视察中兴时,公司销售收入才160亿元人民币。如今,中兴已成为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商之一,销售规模超过百亿美元,海外市场收入超过国内市场,各类产品应用于全球160个国家500多个运营商。

  在胡总书记关注的核心技术方面,中兴一直坚持自主创新,每年雷打不动地把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目前总共拥有专利超过25000项,94%属于发明创造型专利,其中有2500项国际专利。

  中兴等一批深圳企业的崛起,改变了“中国制造”的印象,大大提升了深圳特区的国际形象和中国的国家地位,也诠释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003年4月15日,胡锦涛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通过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创新优势”;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完善发展思路不断增创新优势”;要“着力深化改革,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增创新优势”;要“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创新优势”;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挥人才效应不断增创新优势”……

  深圳经济特区的积极实践,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正是在视察深圳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深圳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要求经济特区继续发挥“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走在前面,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

  2008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凸显深圳经济特区在珠三角9个城市中的特殊地位;

  2009年4月,深圳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

  2010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

  2010年8月16日,国务院批复《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明确将深圳定位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30华诞,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当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更好地推进深圳的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

  创新!争先!在转型中成熟,在担当中奋进。三十而立的深圳,正全力谋划下一个30年的宏伟蓝图。

  我们不会忘记:2003年4月12日上午,从南岭村村委会大楼出来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张燕辉家说:“你们要努力做到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站在莲花山顶,放眼四望,30年前的边陲小镇,已发展成为充满魅力的现代都市。在党中央的悉心呵护、亲切关怀下,深圳人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春风万里征帆鼓。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建设者将永远牢记使命,坚持“特”,追求“好”,突出“新”,敢争“先”,立足“干”,争当推动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向党和人民交出更加出色的答卷!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