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汪精卫的“墨宝”与胡兰成的“密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3日08:15  解放日报

  凌河

  今日复何日?抗战胜利日。在这个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的纪念日,忽然想起汪精卫的“墨宝”与胡兰成的“密札”,是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呢?

  汪精卫的“墨宝”,流于市场,大概是十年前的事,那时甫一露面,便有抨斥,所以销声了十年。但是这几年却意外走红,而且一时炒热。去年的汪书立轴,以3500港币起拍,飙升63倍,终以22万成交;到了今年,汪及其妻陈璧君的“书法”,均以高价售出,行书七律,从3.8万拍到25万,七言之联,一直到32.5万才成交,可谓趋之若鹜、热闹空前。有的市场,还开出“汪伪政府要员书法专辑”,从伪满的国务总理郑孝胥,到日伪大员陈公博、周佛海,无一遗漏。其间最不会“遗漏”的,当然是炙手可热的胡兰成,其“手书”一拍数万元,据说连胡兰成给日伪特务机关的“密札”,也在收集和包装中,不久就可以上市……

  舆论之间,当然有斥之“逐臭”的,也有说他“汉奸情结”的。然而依我的所见,事情恐没有这样简单——近年以来,关于汪、胡一类的“研究”,其“新发现”已经若出其里,“新成果”也已不再半遮琵琶——

  比如对于汪精卫,便有了 “心路”说。曰其附逆投敌,其实有“心理学”的深因,这就是“一脉相承”的“自毁”性格——少时刺摄政王,从而“甘当釜下柴薪”,到了中年,就不惜独扛“汉奸”罪名,其实是执意“闯虎穴”,为了日占区人民的疾苦,而搞一个能与日寇“协调沟通”的“中国人政府”。这种燃烧牺牲,造就胜利的焰光,“应该说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心路”的奥秘,原来是“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煞人”的“牺牲性格”和“浩渺心路”。这样说起来,汪精卫的“附逆”还真有他的“自我牺牲决心”,应当给予“理解”和“重新审视”的,并不是一顶汉奸帽子那样 “简单”,所以争抢汪精卫的“墨宝”也好,有的地方恢复“汪兆铭”的题书以作银行大楼的冠名也好,倒也不是一种“逐臭”,而颇有了一点新见解。

  至于胡兰成,这个日伪政府的“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和“法制局长”,因为日方和陈璧君的“双重青睐”而身任伪《中华日报》总主笔的汉奸,“正名”倒不太容易,“心理分析”似也没有多大“新发现”,于是便来另抄捷径。对于胡兰成的“重新审视”,其实是“爱屋及乌”,为了要炒别人,所以必须洗白胡兰成,这是众所周知的奥秘。胡兰成是个铁定的汉奸,于是先来炒他的“情种”,如何地当年风流,又怎样地“爱得死去”。接着又来炒他的“才子”,一部《今生今世》,炒得热火朝天,一门“胡学”,居然也成显学,当然还有说他乃“国士”,“心中无我、志在天下的志士”的。现在“情”也炒过了,“书”也炒过了,便来炒他的“字”,把日本人对胡的“优雅中藏有峻烈,内刚而外柔”的高评,也“拿来”贴在标签上。其实胡兰成的“书法”,活着时并无人看好,到了现在,反成了宝贝,还有了“胡兰成书法理论”,甚至连他与日伪情报机关之间的密信,都要翻出来争抢了……

  抗战已逾一个甲子关,一场历时多年的战争,注定是要成为“永恒的话题”。抗战的研究,当然要“深入”,铁定的案子,也不是不可“重新审视”,汪精卫的“墨宝”与胡兰成的“手书”乃至“密札”,如果有兴趣,那也是人各有志,各有所好,不必过于“上纲上线”的。只是历史的真相,一个民族深层感情与集体记忆的底线,恐怕还是不要去“碰”,更不要去挑战为好。如果刻意为了“独树一帜”,硬要去抄什么捷径,或指鹿为马,或暗渡陈仓,就更没有什么“新意”了——这当然不只是说竞拍几张汉奸遗墨的热闹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