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铭记历史汲取力量 中国各界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3日15:3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3日电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中国各界以各种方式缅怀抗日英烈,追思历史,表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祈愿和平的情怀。

  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北京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抗战老战士和老同志,以及首都各界群众,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并致哀。

  今年,抗战馆特别对“伟大胜利”展览的基本陈列进行过全面维护,于8月15日重张。展览陈列增加了英文和日文两种文字,并适当增加了相关历史事件的说明,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历史文物背后蕴含的丰富内容。

  为体现党和国家对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老战士的关怀,今年中国将向在乡抗日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此次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发放对象为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期间入伍、目前健在的在乡抗日老战士,发放标准为每人3000元。发放资金由中央财政拨付。

  民政部、财政部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迅速组织实施向在乡抗日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补助政策,确保补助金及时发放到位。同时,各地要加强对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发放工作的监督管理,做到资金发放公正、公开、透明,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

  近日,中国各驻外使馆也纷纷举办座谈会纪念抗战胜利。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座谈会上,旅日学者、华侨华人、台胞、留学生代表,以及日本反战人士、友好人士等齐聚一堂,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共叙友谊、和平与繁荣。

  日本新华侨华人会会长陈玳珩说,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来到日本后,自己亲眼见证了日本人民遭受原子弹攻击造成的后果,战争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惨痛的经历。中日友好的道路并不平坦,而是克服了重重困难。作为旅日华侨,我们是中日关系良好发展的受益者,也将是中日友好的推助者。

  91岁的小林宽澄曾是日本侵略军的一员,在华期间成为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成员、八路军老战士。他说:“日本的侵略给中国和亚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是为了亚洲各国的睦邻友好、和平共处而来。”

  中国驻俄大使馆2日与莫斯科老战士委员会、俄卫国战争纪念馆、俄中友协共同在卫国战争纪念馆举办抗日战争胜利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纪念大会。参加过解放中国东北战役的俄老战士、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烈士子女、俄政府、议会、社会各界和华人华侨代表及部分国家驻俄使节等出席。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在致辞中说,中国人民始终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苏联英烈,永远铭记苏联军民用生命铸就的历史功勋。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战斗友谊奠定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牢固基石,铸就了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坚实基础。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近日,中国媒体也发表纪念文章,作出如是呼吁。

  《人民日报》3日刊发社论说,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同胞;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悲壮惨烈与不屈抗争应该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现实力量。

  这篇社论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尝战祸之苦痛,深知和平之宝贵,和平发展、永不称霸成为中国人民的坚定选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不枉人类付出的巨大代价。

  历史资料: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总理周恩来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

  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