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剑指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成都持续发力

  即将于9月22日实施的一项新政,近段时间来牢牢抓住了许多成都市民的眼球。市政府日前下发《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购买本地生产的电动汽车,除享受6万元国家补贴外,市级财政还将给予国家补贴标准40%的个人购车补贴。再结合多项为电动汽车生产企业量身定做的扶持政策,有业界人士认为,这无疑为成都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类似的故事在近几年里并不鲜见。2009年底,国内首个以企业投资、运营、管理,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投入运营的商业化超级计算中心——成都云计算中心开通运行;今年年初,成都高新区跻身首批“国字号”阵容,成为仅有的三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示范基地之一;而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成都更是将打造出包括高新区、经开区在内的五个千亿园区,以及多个500亿园区……

  加快产业发展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在打造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策略引导下,成都正在持续发力。

  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充分体现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提示:成都的高端产业发展,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已经确定的全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争取走在中西部或全国前列;而在产业高端方面,则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化。而年初的一项“大动作”,可以为成都的决心提供佐证。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曾指出,成都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条件、广阔的市场腹地、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科技教育基础,使我们有可能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抓住机遇打破三次产业顺次发展、产业梯度转移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发展。因此,“要奋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要直奔‘微笑曲线’两端,力争在全域成都范围内实现产业发展单位资源利用效率最高、贡献最大,充分体现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成都确定的高端产业?市经委日前出台的《成都市工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2010)》给出了明确的解释。该目录指出,高端产业主要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组成,其中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物联网、云计算5类,高技术产业包括生物医药、航空、电子信息3类。

  而所谓产业高端,则主要是针对传统产业而言。成都要着力发展的产业高端着眼于自身基础,主要为汽车、石化、冶金建材、食品、制鞋及皮革、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

  根据市经委主任何礼的解读,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增长引擎。成都的高端产业发展,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已经确定的全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争取走在中西部或全国前列;而在产业高端方面,则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化。

  年初的一项“大动作”,可以为成都的决心提供佐证。今年1月21日,在成都经开区举行的2010年一季度工业技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集中开工的44个项目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项目达到32个,占到项目总数的73%,投资额也占到了85.4%——何礼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这是推进成都工业产业迈向高端的一个重要的具体行动。

  根据市经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新兴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出台了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及其支持政策、电动汽车产业化行动方案、LED照明产品应用规划;积极申报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光热示范电站项目取得国家正式复函,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已获批;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重点推进了29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帮助50余家企业、130种药物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科伦药业公司销售收入首次跃过百亿台阶。此外,节能环保产业也在加快发展。

  剑指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成都已迈出坚实一步。

  思路清晰的计划:

  建设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

  ■核心提示:按照产业分工定位,突出重点,瞄准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盯住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实施专业化招商、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带动产业升级的大企业大集团,建设一批各具特色、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种种“大手笔”的背后,是成都作出的思路清晰的计划。

  捷报频传。

  2010年3月26日,英特尔位于成都高新区的芯片封装测试厂第4.8亿颗芯片下线。自2003年8月,英特尔宣布投资成都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以来,这一国际“芯片老大”在成都的总投资额,已达到惊人的6亿美元。

  2009年6月,阿里巴巴宣布,将在成都投资1亿美元建设西部基地,其经营范围将涵盖阿里巴巴集团所有子公司的相关业务,具有研发、呼叫、后台运维、运营结算、灾备以及培训等功能。

  2010年3月17日,成都市与跨国IT巨头思科宣布,“天府智能互联新城”总体项目规划正式启动,双方将围绕智能城市管理、智能互联产业服务、智能互联公共服务、智能互联社区服务以及节能减排等项目进行探索。

  3月24日,马士基信息处理(成都)有限公司及旗下丹马士公司成都客户服务中心正式在成都开业。在短短的时间里,其招聘人数已经超过1400人。

  根据市工商局不久前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成都市外资企业发展报告》,上半年外商在蓉投资已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全市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294户,投资总额达17.18亿美元,注册资本11.53亿美元,两项指标均超过去年全年,外商投资从数量和质量上突破“U”形底。

  种种“大手笔”的背后,是成都作出的思路清晰的计划。沿着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成都当前的计划是,按照产业分工定位,突出重点,瞄准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盯住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实施专业化招商、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带动产业升级的大企业大集团,建设一批各具特色、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4月初,副市长刘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须坚持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这一主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高附加值,第二是高技术,第三是从事工作的员工要中高收入。而在更早些时候,全新出台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布局规划与以往“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发展思路相比,已呈现出不小的提升与不少亮点。

  “我们把成都放在整个世界产业体系和世界城市体系中审视,确定了重点发展方向和产业功能。这也是成都首次将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统筹规划。”市规划局局长张樵说,与以往相比,由四大总体功能区、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和一批区(市)县管产业功能区构成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布局规划,着眼范围更为长远、空间范围更为广阔,首次明确提出区域合作的理念,把成都的产业发展、城镇布局放在了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内通盘考虑。“这就跳出了梯次式、渐进式的发展路径,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直指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寻求新突破:

  利用好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新通道

  ■核心提示:在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招商上,要突出成都市的特色、亮点,比如成都的环境、包容性、市场腹地等优势。实现这些重点领域的突破,成都的眼光要面向全世界,更要利用好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新通道。

  为很多人所熟知的是,今年是成都市确定的“扩大开放年”。而在很多专家学者看来,进一步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做好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将是“扩大开放年”的重中之重。成都,需要以怎样的方式寻求新的突破?

  “现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相当重视强调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成都提出要抓高端产业和产业的高端,就是这种方式转变推动的结果。”市政府参事、经济学家王进说。在她看来,要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在产业发展方面,眼下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更多引入这些高端产业或者产业的高端项目,并且要实现精细方式发展,能在未来3-5年内逐步见效。

  省经济学会理事、市人大代表覃建雄则认为,扩大开放,就是一个“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重点领域的招商引资,是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他认为,成都在“引进来”的过程中,应该“好”字当头,目光应紧盯产业链条中附加值更多、资源消耗更少的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这样才能在总部经济、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金融体系等重点领域的招商上取得新突破。

  服务业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覃建雄建议,成都应更加积极地承接高端服务业转移,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信息设计、软件外包等重大项目,将成都打造成对国际区域产业分工和决策具有影响力的总部经济高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说,在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招商上,要突出成都市的特色、亮点,比如成都的环境、包容性、市场腹地等优势。实现这些重点领域的突破,成都的眼光要面向全世界,更要利用好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新通道。“比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成都能担当什么角色?这是成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他认为,利用好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新通道,无论对成都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还是高科技产业,都是大有益处的。

  成都晚报记者 胡锦枫 摄影 谢辉

  成都产业发展大事记

  2001年 成都市政府提出实施“东调”战略工程,即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手段,利用城区土地与各区(市)县开发区土地的地价差额获得资金,对东郊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进行“腾笼换鸟”。通过招商引资、联合重组、体制创新、技术改造、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搬迁企业的发展壮大,构建成都工业经济新高地。

  2003年 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成都工业开始了新的跨越,向着“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基地”目标奋勇进发。

  2004年 天府软件园开工建设,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目前已有IBM、马士基、阿里巴巴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全球软件20强已有11家落户成都高新区,软件企业总数达600家。

  2004年 成都市正式成立外商投资促进中心,专门从事收集重大外商投资项目信息及开展投资项目的前期促进工作。

  2005年《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评价结果显示,成都跻身中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前5强。

  2007年正式成立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赋予其牵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职责,成都投资促进工作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9年 成都市实际利用外资达28亿美元,10年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近10倍,居西部地区第一。

  2010年7月成都市投促委宣布,今年上半年,成都实际使用外资20.4亿美元,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175家,均位居西部城市第一。

  整个“十二五”期间成都将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工业经济发展,打造出高新区、经开区、双流县工业开发区等5个千亿园区、多个500亿园区,并实现所有市属园区争创省级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