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就业率”究竟有几分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4日09:10  东方网-文汇报

  万润龙

  9月2日央视《焦点访谈》以《就业率的数字游戏》为题,对湖北孝感学院“今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的真实性作了调查报道。孝感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位居湖北省高校前列。但据央视记者调查,这个95%的就业率含有太多水分,许多学生属于“被就业”——因为毕业生只有拿出自己“就业”的证明,并把盖有企业公章的录用证明交给学校,才能换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虚报“就业率”在中国高校已司空见惯,拿就业证明换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也是通行的手段。

  笔者曾十分困惑地问过一些高校领导:虚报“就业率”对学校有什么好处?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对社会有什么好处?这些领导往往用“生死攸关”作答:如果毕业生的就业率很低,就说明这个学校的教育很失败,在生源大战中就会落败——一所大学如果招不到新生,那意味着什么?

  据悉,在北京的近百所民办大学中,12所民办高校的招生数超过新生总数的80%,其余80余所的招生总数只有1万人左右,平均每所学校100余名——这些“大学”之所以难以为继,就业率是重要原因。

  于是学校不惜制造虚假就业率来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弄虚作假一旦成为群体游戏,结果必然是一连串的错误判断:考生误判学校真实情况,社会误判就业真相,家长误判子女的就业能力,学生误判自己的职业期待……

  2006年,团中央学校部等曾对百所高校搞过一次“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毕业后就可能失业。同在2006年,教育部就强调对高校就业率造假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一票否决”。但问题是谁来严查?又如何问责惩处?这两个问题没有答案,遏制就业率造假也就成了空话。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