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6旬农民工痴迷诗歌30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5日02:18  舜网-济南时报

  

6旬农民工痴迷诗歌30年
苑继春在吹笛子 陈长礼摄

  夜晚,从济南一建筑工地上,时常飘出悠扬的笛声。吹笛人就是62岁的苑继春,为了生计,他背井离乡,但工作之外的时间,属于他和他的诗歌。他痴迷诗歌已经30年了。

  病房阳台,他唱起自己写的歌

  9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市立五院,推开病房门,记者看到苑继春正在擦拭工友的脸和脖子,然后又把买好的饭菜递给工友。同房的病人告诉记者,苑继春和工友虽无亲无故,却情同手足。

  苑继春告诉记者,工友曹广同上周在工地腰部不幸被砸伤,济南又没亲戚,他只好在这里照顾工友,虽然两人认识不到两个月,“工头把医药费、误工费都按时给我们,所以没有后顾之忧。”

  在病房阳台上,谈起诗歌,苑继春神采飞扬,他的诗歌包罗万象,三峡大坝、北京奥运会、计划生育等,苑继春说着说着,不自觉地哼唱起为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而谱写的《少年儿童曲》,“世上无难事,就怕没文化……有了文化干四化,创造财富建设国家。”歌词朴实无华,曲子也平淡,却让记者很难忘记。苑继春坦承这是第一次和别人这样交流自己的诗歌,很过瘾。

  上学4年,他却对诗歌情有独钟

  苑继春的老家在临沂苍山县向城镇印王山村。因为家庭成分是地主,上了两年学的苑继春被迫离开学校,去割草、放牛。自然灾害时,父亲被活活饿死,哥哥姐姐后来也相继离世,孑然一身的他和母亲相依为命。“那时家里穷,家庭成分又不好,没有好闺女跟我,不好的我不愿意要。”至今光棍的苑继春对自己的感情一语带过。

  3年前,94岁的母亲也离他而去,“如果母亲还在,我不会出来打工,现在家里已没有牵挂。”他边说边掏出母亲的相片,记者看到卷曲的相片上有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窝着发髻,衣着整洁地坐在板凳上。

  改革开放后,又上了两年夜校的苑继春迸发出对诗歌的热情。不识简谱的他自学了笛子、葫芦丝,每一首曲子的音阶都是摸索着吹出来。苑继春自己都不知道写过多少首诗歌,有几十首他能倒背如流,“我现在读书看报还有一半的字不懂,眼睛也花了,写字很不方便。”

  悄悄吹笛,他不想打扰别人

  9月4日下午,苑继春和记者来到他工作的地方———西客站安置区一建筑工地。在狭窄简陋的宿舍里,苑继春从枕头底下拿出老家带来的笛子并告诉记者,自从宿舍里有人说他吹笛子影响别人休息,他吹的时候就在外边找个没人的地方,“很多人还是喜欢听我吹笛子唱歌的,但我不想打扰别人。”

  现场,在一位老乡的要求下,苑继春拿出笛子吹了起来,是一首熟悉的《南泥湾》,笛声伴着阵风,让远处正在施工的人们都侧耳细听。

  心存梦想,他希望游遍祖国

  想起快到中秋节了,苑继春有点伤感。孑然一身的他在外漂泊三年,虽然有自己的诗歌相伴,但还是时常想起母亲坐在茅草房前等他回家的画面。“一圆银光照天下,一圆酥脆香又甜……”这是去年中秋他在天津打工时写的诗《中秋赞》。

  “这几年我攒了3万块钱,想到全国各地看看,不想回家养老,我也会继续写诗唱歌。”当记者问他将来的打算时,苑继春这样回答。

  (见习记者刘有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