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300妇女坚强“守望”那片稻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5日03:59  荆楚网-楚天金报

  

图文:300妇女坚强“守望”那片稻田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图为:张丽琼在采摘早熟的棉花 (记者力名 摄)

  记者力名 通讯员陶火应报道:男人是她们放出去的风筝,稻田进入“女耕时代”,这是中国“打工经济”催生的新现象。上周,记者走进武汉“女人村”,了解到许多催人泪下的“女耕”故事。

  新洲区徐古镇谢店村,位于武汉东部边缘,村子的9道自然湾里住着1616人,共416户,户平1.8个男人在外打工,少数妇女随夫外出,300多名妇女在家撑起300多个门户,成为创建“巾帼示范村”的中坚力量。用村支书何先茂的话说,二甲湾的张丽琼,算是“中坚”的代表人物之一了。村民谈起45岁的张丽琼,都要讲起她跪在田里割稻谷的事。

  今年7月20日凌晨3时,从起床、洗漱到下田,她只用了十分钟。一路上,她想起在城里打工的丈夫讲的见闻:城里有的太太,洗漱、化妆要花个把小时。而一个小时,她能割下半亩田的稻子了。弯腰割谷久了,腰椎、脊椎都酸痛,她便跪在田里割,这样,腰椎、脊椎就伸得直挺,不再那么酸痛了。据张丽琼介绍,她一人种了12亩田、8亩地,每一片田地里,都有她双膝跪下的土坑儿。她说:“跪着收割没得啥子,我们村里女人都是这样……”

  每天早晨3点多,张丽琼就在田里劳作;渐渐地,天亮了,她又得回家做饭,因为家里还有小孩和73岁的老人要吃饭。收割季节,要抢好天气,她一般都要忙到晚上八九点才收工,一天18个小时的劳作,她常常感到累、感到痛,但始终是生活的希望战胜了酸楚。采访中,她扳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她能收稻谷3000公斤、棉花2400公斤、油菜1500公斤,还有一些花生、林果不计,尽管种子、肥料成本很高,仍然能赚两万多元。“比在外打工的丈夫,收入要高多了。”说到此,她自豪地笑了。

  “像张丽琼这样的女当家,在这个‘女人村’共有308名。”村里的妇女主任黄从丽介绍。谢喜荣家四世同堂,一家9口人,6人在外打工,家里就剩下她和78岁的老父亲、还未上小学的小孙子。问及谢喜荣的情况,她父亲泪水夺眶而出,因为,她的情况和张丽琼大同小异,一个女人,耕作着一家9口人的16亩田地,生产和生活的双重艰难,让谢喜荣身心交瘁,却又不甘放弃这片肥沃的土地,她和所有守望稻田的女人一样,憧憬着幸福美好的明天。

  与别的村子相比,“女人村”最大的区别就是,9道湾子里没有一寸田地荒废,哪怕是一个极小的角落,也种上林果或者蔬菜,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这便是300多名妇女坚守的硕果。

  临别时,村支书何先茂说,新洲区正在向武汉市申报“女人村”为“巾帼示范村”,这里的村民和干部都很自信,他们觉得当之无愧。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