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菲特的慈善晚宴是检测中国富豪的标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6日00:06  红网

  9月底,比尔·盖茨与巴菲特将来中国举办慈善晚宴,拟邀请50位中国富翁。比尔·盖茨基金会称,很多受邀富豪反复确认是否会在晚宴上被劝捐,部分人因此拒绝参加晚宴。基金会方称将不公布受邀富豪名单。(9月5日《新京报》)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以下简称“巴比”)即将来中国举办慈善晚宴,拟邀请50名中国富翁,有人担心“被劝捐”拒绝参加晚宴,有人立马响应……这活生生的一幅“富翁百态图”,其中也大抵可看出中国富翁的“善心几何”,并可从一定程度上推测出他们的财富品质。本以为,“巴比”二人来中国,是断不会遭遇冷场的尴尬,如今看来,部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中国富翁们的确不会给“巴比”面子。

  为此,很多人指摘富人没有慈善之心,其实这有些一叶障目,毕竟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有慈善之心,这需要社会土壤的灌溉,也需要社会环境的营造。当前氛围下,一方面我们的慈善机构琳琅满目,质量也层次不齐,又由于在汶川大地震等大灾难面前,依然有人敢“假捐”,也有人从中获利,让捐款数目对不上号,这戕害了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也触及到慈善心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开征“遗产税”,这就让古老的“长宜子孙”想法有了现实的土壤,有个好爸爸可以少奋斗几十年,何乐而不为呢?说到底,还是我们的意识存在偏差。

  假如各种慈善机构能够得到很好地监督和管理,除却用于慈善机构本身的开销,让每一笔钱都能送到灾区,给灾区人民带来温暖,那绝对能提高公众对慈善的热情。此外,假如我们也不畏各种困难,开征高额“遗产税”,那这不仅能削减富人“长宜子孙”的想法,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营造一个“公平的起点”,为何不这样做呢?

  中国富翁拒绝参加“巴比”的慈善晚宴,可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慈善心,但也不可否认背后深刻的社会病因。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批评中国富翁,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当前的现实土壤还没有改变,在一个“长宜子孙”观念盛行的中国,要想让富翁跟“巴比”一样大爱,显然不切实际的。

  突然有个奇怪的念头,假如这次“巴比”来中国不是举办慈善晚会,不是倡导慈善理念和了解中国慈善发展状态,而是以世界成功人士或世界级富翁的身份来找人“共进晚餐”,或是传授“成功秘笈”,那中国富翁的态度会怎样?是不惜“万”金求一次晚餐还是像如今这般冷眼旁观?因此,“巴比”不妨再加上一场授课晚会,那才能真正地检验中国富翁的意识形态,也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稿源:红网 作者:龙敏飞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