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西兰强烈地震下人员零死亡的借鉴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6日00:06  红网

  新西兰南岛当地时间4日凌晨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造成一些房屋倒塌,电力中断,但大多房屋安然无恙,仅2人受重伤,其中1名男子被倒下的烟囱砸伤,另一名男子被震碎的玻璃扎成重伤。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是因住房倒塌受伤的。(见2010年9月5日《京华时报》)

  强烈地震下人员零死亡无疑是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是新西兰科学的地震预防机制创造的。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地震多发国。历史上新西兰曾因地震严重受灾,1931年发生在北岛内皮尔的里氏7.9级地震和1942年发生在惠灵顿地区的里氏7.2级地震,分别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对于这次地震,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说,地震没有人员死亡“实在是太幸运了”!但这种“幸运”并非出于偶然。除了新西兰人口仅有437万、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外,更重要的是新西兰基于对地震的反思,在抗震减灾方面不断探索,现已形成一套实用的经验和做法。

  新西兰预防防震工作究竟有哪些成功经验?主要有四:第一,隔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人员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目前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及桥梁上均采用了结构隔震减震装置,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第二,采取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建筑设计。其设计的木框架大玻璃轻型建筑,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得以全面推广,其质量轻、强度高等特性,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发生时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第三,建筑立法把好质量关,政府在《建筑法》和相关的建筑规范中,对投资者、设计师以及设计图、监督施工、责任追究,都有明确规定和流程,以确保建筑安全。第四,重视防灾减灾教育。新西兰国家民防部印制防御各种具体灾害的宣传品,内容包括灾害的识别、预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经过长期的宣传普及,普通民众大都清楚地震发生后如何应对。

  我国同样是多地震国家,许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但我国地广人多,与新西兰国情不同,对他们地震预防经验不宜照搬照套。由于我们人口密度大、用地紧张,就不宜建底层、木框架、大玻璃轻型建筑,但基础隔震技术、把好建筑质量关、重视防灾减灾教育等经验都是应该学习的。以建筑质量为例,就需要切实下功夫。应该说,在中央和地方的相关文件上和每个人口头上,对建筑质量都是重视的,但却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近年来,一些在建的楼房、桥梁倒塌事件频频发生,最近又出现了西安建筑商将钢筋拉细、合肥一些建筑工地用“竹签垫块”垒剪子墙之类偷工减料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心:一旦发生大地震,我们将付出多大的代价!

  做好地震等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勿庸讳言,在抗灾救灾应急处理能力上,我国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但在防灾减灾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以防震为例,就应该虚心地向新西兰学习。

稿源:红网 作者:侯文学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