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新方向: 探路公民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6日01:51  红网-潇湘晨报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光明前途。——新华社评论

  经济特区30年的历史性巨变,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化航船的破浪前行,仍然离不开改革开放。

  ——人民日报社论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从此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在30年的岁月里,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承载着中国民众的集体梦想,引领中国迈入工业化时代。30年之后呢?

  “深圳,生日快乐。”昨日,新华社播发人民日报评论、新华社评论,总结深圳经验,探讨深圳的未来。据新华社电

  30年来深圳的地标建筑越来越高,改革开放初期是上海宾馆(左),现在很快将迎来京基金融中心的新高度(右)。1982年开建的“神州第一高楼”深圳国贸大厦创下了“三天建一层楼”的奇迹,从此“深圳速度”传遍神州大地。图/新华社

  深圳经验 改革开放,突破了计划经济的局限

  深圳特区成立之初,规划的人口是80万。到今天,特区人口已突破1400万。正是在这个标界突破的地方,诞生了一系列震惊中国、影响时代的大观念、大变革、大事件。

  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门口矗立起一块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标语成了“姓社姓资”争论的火力集中点。

  1984年,邓小平肯定了蛇口的经验。思想大解放在特区这块土地上迅速开花结果。第一个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第一个实行工程招标;第一个改革人事制度,冻结原有级别、工资等级,实行聘用制;创办第一家企业自办的股份制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

  无数个“第一个”从特区涌出,带动神州大地。

  在珠三角,虎门、顺德、中山、南海“四小虎”迅速崛起;在长三角,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浙江的温州、江苏的苏锡常成为全国的样板。

  在更为广阔的长江、黄河流域,市场观念、市场运作深入民心,所向披靡。

  中国打开了国门,突破了计划经济的局限,中国大地上蕴藏的智慧和能量在全球生产力平台上熊熊燃烧,浇铸出一个个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制造”。

  在“特区速度”、“中国速度”背后,最根本的一条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深圳挑战 矛盾凸显,观念、体制跟不上社会发展

  时光进入2003年。这一年,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引发了“特区不特”大讨论。

  此时的深圳,没有了特殊的政策优势,土地、水、环境等资源告急,企业大举外迁,多元利益格局下的社会矛盾凸显。在有“天下第一村”美称的深圳龙岗区南岭村,村庄3.14平方公里土地的大部分都搞了工业。村里的“老支书”张伟基说,依靠工业厂房出租的路子不能再走下去了,发展思路也要转型。

  特区的遭遇是中国的缩影。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区进入了矛盾凸显期,高投入、高消耗、低附加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思想观念、体制制度也已经有些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未来该怎么走?深圳别无选择:再度解放思想,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在新起点上“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科学发展之路。

  2009年5月,《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批,提出“四个先行先试”:一是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二是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三是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四是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

  深圳未来 “探索清单”承载着中国的梦想

  2010年1月初,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全会参加深圳组讨论时发问:而立之年的深圳特区,立起了什么?迎接三十年,深圳要做什么?未来三十年,深圳要干什么?

  转变生产方式,探路生态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深圳新目标。近年,深圳发布了一系列规划政策,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推进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建设。

  打破行政区划,探路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深圳新追求。

  缩小贫富差距,完善公共服务,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深圳新使命。深圳特区内外的不均衡发展突出、GDP增长未能惠及外来打工阶层。目前的深圳正在借国务院批准特区扩大到整个深圳之机,破解二元化结构、推进共同富裕。

  与此同时,深圳构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着力解决不断凸显的劳资矛盾问题。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探路社会管理和公民社会,成为深圳新方向。近年来,深圳在“大部制”改革的基础上,推动市民参与社会管理方面作出巨大努力。深圳管理层表示,我们希望在这个30年内成长起来的现代化大都市中,更早地建立起公民社会。

  这些“探索清单”、“任务清单”,事实上也几乎是中国所有特区的“清单”。作为中国结构转型、科学发展的先锋,特区之“特”不在政策,而是在“新任务”,在“新使命”,在新的“先行先试”。

  中国的梦想再次落在了特区身上,这需要再度解放思想。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