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 中国梦想试验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6日02:30  兰州晨报

  

深圳中国梦想试验场
从直升机上俯瞰深圳市区。
深圳中国梦想试验场
在深圳莲花山上放飞希望的小姑娘。人民网图片

  30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之时,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场,开始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

  如果说改革开放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最壮丽的史诗,那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成功就是其中最生动的篇章。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0年前,世纪伟人邓小平在南中国深圳河畔“画了一个圈”,并在停泊在蛇口海湾的明华号游乐轮上,挥毫写下“海上世界”四个大字;30年后,明华轮还在原地,但海水变成了陆地,四周已然是高楼林立的城市。

  沧海巨变。深圳已经成长为东方城市巨人。2009年,深圳GDP超过8200亿元,较1979年增长了979倍。昔日南海边上的小渔村,今天的目标是5年内超越新加坡!

  在30年的岁月里,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承载着中国民众的集体梦想,引领中国迈入工业化时代。

  “风起青萍之末”,中国的现实与未来,也许都滥觞于特区。

  “杀出一条血路”

  似乎没有人能预测到深圳的今天。深圳特区成立之初,规划的人口是80万。到今天,特区人口已突破1400万,堪称世界级城市。深圳是中国第一座标界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崭新城市。

  正是在这个标界突破的地方,诞生了一系列震惊中国、影响时代的大观念、大变革、大事件。

  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门口矗立起一块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如水入油锅,这个标语成了“姓社姓资”争论的火力集中点。

  1984年,邓小平肯定了蛇口的经验。思想大解放在特区这块土地上迅速开花结果。

  ——第一个进行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个实行工程招标,创造一天盖三层楼的奇迹;

  ——第一个改革人事制度,冻结原有级别、工资等级,实行聘用制;

  ——创办第一家企业自办的股份制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

  无数个“第一个”从特区涌出,像春雷一样惊动神州大地,带动神州大地。

  在珠三角,依托于外向型经济,虎门、顺德、中山、南海“四小虎”迅速崛起,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农业小镇,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工业化城市。

  在长三角,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浙江的温州、江苏的苏锡常成为全国的样板。

  在更为广阔的长江、黄河流域,千百万个市场主体,包括一些家庭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市场观念、市场运作也如行云布雨,深入民心,所向披靡。

  特区,引发了充满激情的年代,引发了充满梦想的年代。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到浦东开发开放,再到西部大开发、老工业基地振兴,一个从南至北、由沿海而内陆的开放大格局已经在中国成型。

  “走出一条新路”

  时光进入2003年。这一年,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触动了百姓,触动了高层,触动了海内外,引发了“特区不特”大讨论。

  此时的深圳,没有了特殊的政策优势,土地、水、环境等资源告急,企业大举外迁,多元利益格局下的社会矛盾凸显。

  未来该怎么走?深圳别无选择:再度解放思想,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在新起点上“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科学发展之路。

  2009年5月,《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批,提出“四个先行先试”:一是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二是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三是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四是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

  随着综合配套改革的开展,深圳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深圳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伸。2009年,深圳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611亿元,占GDP比重达31.8%。深圳相继诞生了华为、中兴、中集、比亚迪等超级巨头,这些企业在全球布点,形成生产“日不落现象”。

  ——深圳政府机构改革拉开大幕,将原有46个政府部门精简为31个,精简幅度达1/3。在这场被简称为“大部制”的改革中,深圳再次引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潮流。

  ——深圳前海地区创新金融体制机制,建设粤港金融体制机制对接的试验区,深港金融业融合发展进入“蜜月期”,具有更强全球竞争力的“深港金融圈”正在成型。

  肩负起新的使命

  1979年至2010年,深圳的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5.8%,深圳,已富可敌省。作为深圳人,大可以停下来歇一下,但深圳是深圳人的深圳,更是中国的深圳,它背负着应有的历史使命、应有的历史责任。

  2010年1月初,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全会参加深圳组讨论时发问:而立之年的深圳特区,立起了什么? 迎接三十年,深圳要做什么? 未来三十年,深圳要干什么?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没有新作为,特区就不复存在。”

  ——转变生产方式,探路生态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深圳新目标。近年,深圳发布了一系列规划政策,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推进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力争到2015年三大产业规模达到6500亿元,超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5万亿元的40%。

  ——打破行政区划,探路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深圳新追求。深莞惠共同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打造辐射亚太地区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深莞惠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深莞惠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的高端服务业基地……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探路社会管理和公民社会,成为深圳新方向。近年来,深圳在“大部制”改革的基础上,推动市民参与社会管理方面作出巨大努力,例如,公推公选多名正局级官员、改革公务员制度、提出“我们一起当市长”倡议等。

  ——以国际眼光建设世界级大都会,成为深圳新探索。近年来,深港合作全方位多层次纵深推进,向“深港国际大都会”挺进。

  这些“探索清单”、“任务清单”,事实上也几乎是中国所有特区的“清单”。中国的梦想再次落在了特区身上,这需要再度解放思想。

  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深圳展区的主题是“中国梦想试验场”。站在30年的历史节点上,特区继续承载着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梦想往前奔。

  据新华社深圳9月5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