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超时淘汰赛”不能提高博士质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6日13:01  新闻晚报

  □熊丙奇

  9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本科新生入学报到;该校拟清退307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消息,震动了初入大学的新生。按规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应超过4年,博士生最长不超过8年。 (9月4日《长江日报》)

  “超时”清退,确实可以算作为一种淘汰,然而,这种淘汰,能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吗?笔者不以为然。

  对于清退8年未毕业博士,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是,此前8年,学校有对博士生的教育管理,即每年对博士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评价吗?在国外大学,对于博士生,每一学年都有严格的答辩,要求学生将一年的学习与工作写成一篇论文 (报告)参加导师组织的答辩。若不通过,就有可能被要求退学回家。假如我国大学也有这样的考查、评价以及基于考查、评价结果的淘汰,那么,一个不合格的学生是不可能熬到8年才被清退的。反之,如果一名学生被允许在学校攻读8年博士,这表明不是他自身不努力、不适合,而是他在“十年磨一剑”。——在国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一般需要三到五年时间,而超过这一时间者,也大有人在。没人以毕业时间长短来论博士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攻读博士学位,并不要求“赶工期”,而是重视质量。

  很遗憾的是,综观我国各研究生培养机构,更普遍的情况是,研究生们要么被作为廉价劳动力为导师打工,要么处于放羊状态。前不久,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出版,该书通过调查披露了我国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统计显示,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博士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与导师交流过。以博士生们的这种求学状态,怎能期望一学年一次中期答辩?要是答辩时讲述的全是为老师打工之事,老师情何以堪?或者,答辩均不通过而被淘汰,导师弄来的课题和项目,指望谁来完成?

  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实分析,脱产、毕业后需要找工作的博士生、硕士生,是巴不得早点毕业的。一来我国博士生的待遇差,生活压力大;二来呆在学校里,只是导师的打工仔,也混不出多高的学术水平来。更经常发生的事是,学生已经写好论文,可有的导师却不让学生毕业,要其延期留下来给自己干活。

  当然,也还有导师巴不得学生早点出去的情况。比如,那些同时带47个博士生的导师,一年也不能见学生一面的导师——这些导师多半是名人导师、多栖导师(在多所大学任兼职教授,招收博士)——为了不让太多的学生不能正常毕业继而影响自己的形象,于是降低对学生的论文要求,努力让他们毕业,以腾出名额,再招新学生。

  这样分析下来,那些4年硕士未毕业、8年博士未毕业的学生,多半是根本不用考虑就业、也不在学校学习的“挂名学生”。当初考博士,为的就是获得一个“在读博士”头衔。清退这些学生,与提高博士质量有什么关系?在清退前,那些官员、老板照样不上学,取得了货真价实的学历后,戴着博士帽回家了。而就在清退这些超时学生时,博士生、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并没有减少的迹象,根据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14.45%,其中博士生增长10.35%。

  提高博士质量,需要从招生到培养、管理、毕业答辩,都把好质量关。需要的是过程淘汰,而非超时淘汰;而且,不仅要淘汰不合格的学生,还应淘汰不合格、不负责的导师。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