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民的好伙伴 学子的引路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7日03:48  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记者 黄兴华

  30多年来,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石雪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积极帮助和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服务“三农”,被广大师生誉为“事业上的好伙伴,学业上的引路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种叫“提子”的进口水果走俏中国市场。石雪晖了解到,这种“提子”就是欧亚种葡萄,以前在我国只有新疆等地可以种植。在当时,业内一直认为,南方是欧美杂种葡萄种植的非适宜区,更是欧亚种葡萄种植的禁区。面对权威结论,她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艰难求索!

  通过查阅资料,她发现南方高温高湿,导致葡萄多病是限制欧亚种葡萄种植的主要因素,于是她创新性地建立了欧亚种葡萄的避雨栽培模式。为了引进新品种,她不远千里,时常坐几十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去找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求援请教。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石雪晖攻克了欧亚种葡萄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高效无公害栽培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高产、优质、定植后的第二年亩产纯利过万元的高效无公害栽培,应用前景广阔,居国内领先水平。

  出生于普通农家的石雪晖,1976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后留校任教,1987年受国家派遣去日本学习,看到日本的农业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程度都很高,她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回国后,她不仅在课堂上介绍日本的先进技术,而且在实践中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扩大视野,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学生眼中,她是一位严师,总是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在学校攻读博士的韩艳婷说。2005年9月,韩艳婷考上石雪晖教授的硕士生时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做梦也没想到能师从南方葡萄专家,担忧的是石老师身为专家,事务繁忙,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只怕就不会那么细了。但令韩艳婷没有想到的是,在读硕又读博的这5年里,石老师对她的指导和交流很频繁。2009年11月,石老师为了韩艳婷的博士论文选题,亲自找来有关植物营养方面的8本博士论文、10余本相关书籍。

  2008年,石雪晖去法国、英国等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正值两名硕士毕业论文初稿提交的时间,当时她们以为石老师不在,论文就不用做大的修改了,没想到过了两天石老师就发来短信:“将完成的论文初稿发到我的信箱里。”在国外,石雪晖硬是在考察之暇完成了两篇长达70余页论文的修改。从论文结构到语法,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作为农大学生,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这是石雪晖经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她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树立在实践中学的好学风。她直接负责的葡萄课题组成员都有一个习惯,喜欢带着学生一起下乡,深入农村,通过试验既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也完成了学位论文,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吃苦精神。

  1993年6月,湖南澧县王先荣种植的27亩葡萄突然出现病症,问遍所有能够联系到的专家,还是无法控制病症。这时有人建议他去找找石雪晖。石雪晖当即找来七八个专家,连夜开出7套整治方案。两个星期后,黑痘病被全部控制。此后的17年,石雪晖不厌其烦地对王先荣给予指导。王先荣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拥有高学历、掌握先进技术,集科学研究、经营管理、市场销售为一身的农业科技大户,并当选中国葡萄协会理事、中国果业委员会会员。

  石雪晖先后多次到桂阳、长沙、宁乡、澧县等50余个县市进行果树生产技术指导,指导农民新建葡萄园3万余亩,为湖南省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了数以百计的生产技术难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新华社长沙9月6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