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不能没有爱但不应只有爱

  一位教师的成功,往往是从失败开始的。那些深受孩子喜爱的教师,几乎都曾被学生气得偷偷流泪,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教师。对人民北路小学李兰来说,走上讲台的前3年是人生的最低谷,无数次伤心,无数次泪流满面。

  她的成长

  因学生而起

  2002年,刚刚从川师大毕业的李兰半途接了一个四年级的班。这个班接连换了3个班主任,男生多,行为习惯较差,给她制造了不少难题。

  有一次英语随堂测验,一位男生不愿意做题,态度也很糟糕,最后自然是零分。李兰好心劝他:即使不会做,也要认真答题,至少态度要端正。学生叫嚷着说:“我就是不学,我就是不做!”

  师生俩针锋相对,矛盾不断升级。男生掀了桌子就走,李兰挡住他,非要他把桌子摆放整齐了才准离开教室。一番吵闹后,男孩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恨恨地踢了李兰一脚,然后冲出了教室。顿时,李兰感觉自己身为教师的尊严荡然无存,泪水滂沱而出,在校长面前大哭了一场。

  之后的一段时间,李兰老爱做梦。梦境中,教室里的学生一片混乱。李兰想招呼学生安静下来,但嗓子发不出声音,就像哑了一样。她非常着急,然后惊醒过来。

  那3年,李兰有一种强烈的“无力感”,自卑情绪不断膨胀,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她性子过直,经常以刚克刚,弄得学生下不了台,自己也下不了台;她没有经验,缺乏灵动,在管理和教育学生上感到一败涂地,心情非常沮丧。

  她的智慧

  因学生而生

  在经历了2年的平稳过渡后,李兰的事业和心境在2007年出现转机。这一年,她赢得金牛区首届“赢在课堂”教学比赛的一等奖,被评为“成都市优秀班主任”。一位新教师,正一步一步地完成自我蜕变。

  教育,不能没有爱;但教育不应只有爱。教育的品质应当依靠智慧来提升。

  教育智慧从而何来?对李兰来说,教育的智慧就蕴藏在“小故事”中。这一切,要从金牛区2008年初开始启动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说起。

  李兰是“儿童阅读”推广人,用蓬勃的热情和青春致力于这项事业。在班主任工作中,李兰一边带着孩子阅读儿童书籍,一边笔耕不辍,撰写儿童小说60余篇。这些故事涵盖本班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班级热点、特色班队活动等多个层面,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强盛的阅读风。

  班上有一位男生,善良、聪明,但很调皮,成绩较差。有一次数学测验,他将题目当成是发生在世间的灾难,每做一道题就相当于一次救援,跟同桌的女生玩起了“救灾游戏”。得知此事后,李兰没像以前那样批评学生,而是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就是《嘿嘿,我是皮皮龙》中的一篇。这个系列故事在国家级学生刊物上连载,之后结集出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她的奖励

  为学生而写

  李兰笔下的“小故事”是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阵地。在小说中,李兰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精彩、悲伤、矛盾、遭遇的困难,以生动幽默的儿童小说语言一一呈现,让学生在哈哈大笑的阅读中去思考、去学习、去反省、去判断、去讨论,从而实现无痕地自我教育和同伴互助教育。

  当班级出现“先进榜样”时,李兰会有特殊的奖励。这种奖励就是为其“量身定做”一篇故事,让孩子美滋滋地享受当故事中的“主角”的荣耀。在班级中,迅速刮起“勇争先进”的“旋风”。

  这些年,日臻成熟的李兰收获了“全国首届改革创新教师”等荣誉。吃过苦头的李兰逐渐变得灵动,变得智慧,变得自信,她说她要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教育,享受成长。本报记者 周波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