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泉城“保泉”,根本在“保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7日05:01  大众网-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晁明春

  “小伙子,你给我们三个老伙计跟这三股水照个相吧,这么好的泉水,不留个纪念太可惜了。”

  9月5日上午,济南趵突泉边,专程从北京赶来观泉的王老伯和他的两个老伙计,将相机递给在泉边拍照的记者。

  半米多高的泉头翻滚跳跃,周边南腔北调的人们一片惊叹。

  往东不远处,天尺亭下的水位仪上更是一个让观泉人合不拢嘴的数字: 29.76米。这预示着济南泉水将保持一个良好的喷涌势头。

  自2003年9月6日,最近一次断流停喷长达 545天的趵突泉,在地下水位上升到 27.01米时恢复喷涌,至今已持续喷涌7 年。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济南泉群持续喷涌时间最长的时期,创造了保泉史上的一个奇迹。

  七年喷涌,让人欣喜;七年保泉,令人深思。

  人努力,天帮忙

  济南市政府办公楼的楼梯口墙上,有一个每天更新的济南市地下水位显示图板。也就是说,济南市的市长早上上班后看到的第一个数字就是地下水位。

  “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泉水是济南最靓丽的名片,名泉已被国家批准列入中国自然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济南泉水中国独有,世界罕见。泉水活了,济南也就活了,保泉护泉是济南的头等大事。”济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良说。

  济南为保泉付出了很多,但人努力,还要天帮忙。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雨量近700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近 30% ,较去年多8.7% 。仅8 月份全市平均降雨量就达 399毫米,较去年多 164.3毫米,是济南有水文资料以来降雨最多的8 月份。尤其是8月19 日,24 小时市区平均降雨量达到133毫米,最大点降雨量达293 毫米。这场特大暴雨刚停,8月20 日济南市又连续降雨。这次降雨周期不仅雨量大,而且连续降雨的天数多,济南各大泉群一次喝了个饱。

  “应急”空间越来越有限

  “往年每年春季,对力争持续喷涌的济南各大泉群来说,都是一个‘坎’。但今年春季这个‘坎’却一直持续到了7 月份。”济南市名泉保护办公室主任雷学端至今还心惊不已。

  2006年4月9日,济南市发布实施《济南市保持泉水喷涌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能用的手段主要集中人工增雨、水源置换、控采限用、回灌补源等几个方面。但不可回避的是,随着客水置换地下水及限采措施的收紧,应急预案的应对空间越来越有限。

  “尽管市政府提出人工增雨指挥中心和27处固定作业点要随时做好准备,遇有利天气及时作业,增加有效降水,但毕竟受一定的天气条件限制。另外,由于降雨量影响了南部山区水库的蓄水能力,回灌补源的前景也不容乐观。”雷学端介绍说。

  造成正常降水年份泉水停喷断流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多,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自1976 年至2003年,地下水开采量均超过 30万立方米/日,最大达 80 万— 100万立方米/日,大大超过地下水的补给量。

  因此,在各种保泉手段中,置换对减少地下水开采和保持泉水持续喷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即用城区外围保泉不敏感地区水源置换泉域内生产生活用地下水,最大限度地用黄河水、雨水等客水置换地下水。目前鹊华水库、玉清湖水库两大水库向市区供水超过 60万立方米/日,占全市日供水量的85% 以上,

  济南保泉,减采最见效。目前,公共供水地下水的开采基本控制在 3.5万立方米/日以下,全市地下水总开采量达到3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实践证明,多年来济南正常降雨年份降雨量一般为650—700毫米,只要正常降雨年份地下水日开采量控制在 30万立方米以内,就能保持泉水常年喷涌。”济南市园林局局长韩晓光分析说。

  “目前,自备井日均取水量控制在 11.5万立方米左右,较去年同期每天减少约1万立方米。”济南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保泉根本在“保源”

  “保泉的根本问题,还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南部山区的泉水补给源的保护问题。保泉的根本在保源。”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高级顾问奚德荫建议。

  而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南部山区作为泉水重要补给区,乱开发、乱建设、乱施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南控”线节节南退。直接后果就是泉水直接补源区逐渐缩小,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地下水水质受到威胁。“特别是南部山区的泉水渗漏带,现在都建起很多高楼大厦,本该是雨水渗漏的地方成了水泥地,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降雨量却达不到同样的地下水位的原因。”奚德荫老人十分痛心。

  让人高兴的是,在今年2 月份实施的《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中,南部山区被定位为以水源补给、资源保育、绿色农业、旅游休闲为主导功能的重要生态保护区、绿色产业发展区、风景名胜和特色文化旅游区。在具体产业上,今后凡是破坏水源涵养、 水土保持、生态资源及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的产业都将严禁在南部山区发展。

  “南控规划的出台虽然让人兴奋,但更重要的是能否真正将‘南控线’变为不能碰的‘高压线’。”有专家告诉记者。

  “化解南控与保泉、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还需要具体的数据来说话。但我们有关于泉城、泉水的科学翔实的资料吗?”济南市市长张建国多次提出要建立泉水数据库。南部山区的补源作用如何发挥到最大?丰水年如何?降水不足的年份又是个什么情况?城市建设究竟对泉脉有多大的影响?缺乏翔实科学的数据往往使政府在决策时陷入众说纷纭、左右为难的境地。

  为此,济南市跳出济西水源地与泉水区是“一盆水”还是“两盆水”的争论,实实在在地做好试验数据的监测、收集与研究,以期让泉水保护方面的决策更加科学,更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除了科学保泉,还要依法保泉。”奚德荫老人对此感受颇深。“济南市人大通过了《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水利部门有《水资源保护条例》、《水质保质条例》,环保部门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各职能部门应相互协调,共同使这些规定得到严格的执行和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南部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济南泉水的保护才算真正有了保障。”

  延伸阅读

  济南素以“泉城”而闻名,全市辖区内共有泉眼 645 处,仅在 2.6 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就达136处之多,其中72名泉更是世人皆知。泉水从地下涌出,正常日喷涌量达100万立方米,汇为河流、湖泊,构成济南独特的城市风景。

  济南名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泺”(趵突泉)的记载。《春秋·恒公十八年》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济南七十二名泉”之说源于金代,沿用于明、清至今,为世人皆知。 历代文人墨客为济南名泉写下了数以万计的咏泉诗词文赋,使济南名泉凝聚成天人合一、地域特色浓郁的泉文化。

  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市区泉水流量在30 万—35 万立方米/日,最大可达50万立方米/日,泉水常年川流不息。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多,1972年泉水首次出现季节性断流,1976年泉水首次出现跨年度断流,自1976年至2003年,不论是丰水年还是平水年每年均出现断流。尤其是 1999年3月 14 日至2001年9月17日,停喷长达926天。

  为了保持泉水的持续喷涌,济南市采取了一系列保泉措施:引黄河水保泉,封井保泉,人工增雨保泉,回灌补源保泉,节水保泉。这些措施,为保持市区泉水水位稳定创造了条件。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