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把改制进行到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7日05:01  大众网-大众日报

  □ 本报评论员

  2008年8月8日,是淄博电影人的分水岭。这一天,他们告别了近 50 年的“国有”身份,在全省同行中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踏上了二次创业征程。如今,他们有了山东首家五星影城,得到了淄博百万观众的厚爱,半年票房收入过千万元,在全国影城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淄博电影公司变“包袱”为“财富”的故事,只是山东文化体制改革恢弘剧情中的一个片段。

  近年来,在文化强省战略的指引下,山东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各项改革措施纷纷出台,一些制约发展的桎梏渐次被打破,一批脱胎于事业单位的文化企业应运而生,一大批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在成长,山东文化产业跨入了“ 千亿俱乐部”。

  然而,改革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尽管改制多年,但在一些文化单位,事业编制依然存在,事业职能和企业功能相混淆,“脚踩两只船”,内部员工多种身份形成“三六九等”,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等,内部活力远远低于改制预期;还有些文化单位,尽管已经改制转企,但长期形成的唯职称、唯资历、唯工龄的做法没有改变,原来怎么干现在还是怎么干,有作品无市场,依旧没有走出“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主要归宿”的怪圈。

  事实表明,虽然改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不等于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也不意味着改制单位已经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若改制不彻底,没有与市场接轨的新体制,没有调动积极性的新机制,改制就可能产生“半拉子工程”。

  有家民营书业公司辛辛苦苦编辑出版的教辅材料,因盗版猖獗,收益严重受损。他们痛恨不法商贩,同时呼吁切实解决职能部门在打击盗版方面的“不作为”现象。还有家文化单位,改制后的发展势头很好,但管理体制方面新增的若干限制,使这家单位闯荡市场的手脚反而被捆得很紧。

  看来,改制绝不仅仅是文化单位的事儿。若相关各方不能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穿新鞋走老路”,该放开的权力不撒手,该办好的事情办不好,就不能实现从办向管、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改制势必难以深入。

  改制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会一马平川,我们远没有到松口气的时候,更不能陶醉于成绩而“刀枪入库”。只有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把改制进行到底,文化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把改制进行到底,必须真“转”真“改”。半心半意啃不下“硬骨头”,“半拉子改制”越不过关隘。只有拿出勇气,动真格的,该核销的事业编制坚决核销,该注销的事业法人坚决注销,才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打造真正的市场主体,真正做到“可核查、不可逆”,不为“开倒车”留退路。

  把改制进行到底,必须处理好利益关系。改制既是单位性质转变,也涉及职工身份转换,与人们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养老待遇等密切相关。改制难,说到底是利益关系协调难,若各种利益关系处理不好,改制势必障碍重重。改革不是无偿的,为谋求长远利益,有时需要以某种程度的眼前利益付出为成本,只想着坐享其成不行,只求平平稳稳不行,极端冒进也不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谋划改制过程,准确把握改制节奏,既积极推进,又稳步实施,真正让改制过程成为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的过程,成为保护和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