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化隆县:鼓励全民创业 扩大就业措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7日17:00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2010-09-07 16:45

  青海新闻网讯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生之源,近几年来,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以省、地创业促就业工作会议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农民增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实施资金扶持、就业技能培训、制定出台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组织创业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带动就业措施,有力推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化隆县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基本情况

  (一)创业政策。为了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民工创业及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活跃农村经济,相继出台了多项创业优惠政策,并积极协调省开发行、县信息等部门,通过政府贴息的形势给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将农民工创业纳入促进就业的重点扶持对象范围,此外,不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并将创业农民工纳入政策覆盖范围,贷款额度在小范围内有了提高。

  (二)农民工创业情况。截至2009年末,全县农民工创业户数已达145户,涉及餐饮服务、牛羊肉冷藏配送、建筑建材、牛羊育肥等23个行业,创业个人投入资金共计5600多万元,信贷资金投入792万元,年经济效益达2140多万元,带动农村剩余力、下岗职工2285人在相关产业就业。目前,全县全民创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创业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创业政策体系日臻完善,群众参与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民创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对全县农民工就业、农民增收和劳务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注入活力,有效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全民创业特征。根据调查,全县农民工创业存在几个方面的特征,从创业的目的看,主要有谋求生计型、理想追求型和人生价值型三种,其中以谋求生计型为主,约占创业人数的50%以上,从创业方向看则主要包括农业经营、加工制造、农村服务三类,其中以农业相关的种养业规模化经营为重点,约占创业人数的70%以上,其资本筹集来看分为土地流转、自有资金和利用贷款三类。从经营模式看主要有家庭经营模式、亲友合作模式和公司+农户模式三种。此外,全县创业在管理方面多为家庭为单位和个人管理为主,而且多为5—20万元的结构单一的小规模创业。

  二、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结合化隆县创业经济的特点,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大力宣传创业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广泛宣传创业致富典型、模范经纪人、外出务工典型,进一步教育启发和鼓励广大群众创业增收。广泛宣传政府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全力营造创业经济的良好氛围,推动创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完善协调服务机制。各乡镇、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全面推动创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就业部门实行定期例会制度,认真研究创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驻外办事处的管理,及时收集和传输创业信息,切实做好对全县创业工作的管理服务;组织部门在外出创业人员集中地区设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对外出创业人员中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公安部门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按规定及时办理外出创业人员的有关户籍手续;计生部门做好流动人口的计生服务工作,按规定及时办理婚育证明;社保部门加大对有关政策的宣传,及时为创业群众办理工伤、医疗保险;教育部门掌握创业人员子女流动情况,加强协调服务工作,确保转学不辍学;财政部门要协同金融部门做好资金支持工作,并要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支持创业工作;统战、民宗部门充分发挥基层宗教人士的作用,教育外出创业人员遵纪守法,合法经营;扶贫部门在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要求,在资金投入和技能培训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农业、林业、畜牧部门做好技术技能服务和支持,并保护创业人员承包的土地、草场和其他项目的经营使用权,提供平等的退耕还林补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粮食直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工商、供销联社等部门通过组织引导务工人员建立拉面经济个体协会、劳务经纪人协会,县总工会通过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金融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简化信贷手续,为创业人员解决信贷资金。

  (三)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以各级劳动力市场、驻外劳务办事处为基础,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劳务机构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建立覆盖全县、辐射全省及全国的信息网络,实现我县劳务市场与全省乃至全国劳务市场的信息对接和资源共享,及时获取广泛有效的创业信息,指导帮助群众了解市场需求,选择创业方向。

  (四)强化品牌意识。不断加强对拉面创业群体的管理和引导,使拉面经营者不断创新思路,通过开展诚信经营活动等,进一步树立拉面创业者及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不断向品牌化方向发展。按照“统一装饰风格、统一店员服务、统一拉面简介、统一店名牌匾”的要求,探索“化隆牛肉拉面”新的发展模式,实现拉面经济的自我完善,提高市场信誉度,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实力。同时依托特色发展后续产业,加强县内清真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培育发展集清真牛羊肉、油菜籽等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及运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创业,扩大就业、稳固就业。

  (五)加强培训教育。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的创业培训体系,扩大创业培训范围,逐步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在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同时,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有重点地开展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市场分析等内容的培训,整合培训师资,转变培训方式,实现简单的技能培训向高层次的创业培训的跃升。建设创业文化,使更多的劳动者乐于创业,敢于创业,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

  (六)加大资金扶持。成立由主管县长为组长,经办银行、劳动就业、财政、扶贫、审计、工商、税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小额担保贷款平台的实施工作。根据工作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搭建由县主管部门具体操作的小额担保贷款服务平台和运行激励机制,将地区分配的劳务周转金、县财政解决的1.5%的城乡统筹金的70%、地区下拨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借款实行“捆绑式”使用,作为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抵押金。筹集提供每年不少于20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同时力争每年筹措不少于1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抵押金,根据创业人员的还贷能力和财政状况,逐年扩大资金总量和放贷范围,加大创业扶持。

  (七)强化创业孵化培育。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政府投资、鼓励多方投资等方式,充分利用沿黄旅游经济园区、加合工业园区、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和场地、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以免费或低价租赁方式建设小企业创业孵化培训基地,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孵化培育和政策扶持,帮助其顺利发展。教育、科技、中介服务等部门和单位要对创业者提供技术、信息、市场分析、政策咨询等服务。在创业项目上统筹规划,在经营场地安排、落实优惠政策和创业资金等方面,为创业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

  (八)完善扶持政策。

  1、积极扶持各类人员创业,将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民经纪人和返乡创业人员作为创业的主体,给予重点的支持和帮扶,积极引导鼓励他们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对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规划,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各类创业实体及人员,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2、扩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扶持范围,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创业的作用。鼓励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创业项目,吸纳各类人员参与创业和就业。城镇困难家庭成员和“零就业”家庭中“4045”人员被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和加工型企业招聘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根据劳动合同期限规定享受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可根据劳动合同期限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单位新招聘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算,个人负担本人应缴部分。岗位补贴标准由当地政府确定。

  3、完善和落实创业促就业的各项政策。县就业、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范围,树立服务意识和效率理念,要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服务补贴、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等再就业扶持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残疾人创办的企业,优先咨询、受理和登记,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的,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责任落实制度,并在规定时限内为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办理减免税收手续。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或自发组织起来实现就业的,凭其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可按有关规定一次性领取失业救济金,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三、全民创业主要成效

  化隆县全民创业工作经过了三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扶持返乡创业以来,农民工创业稳步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就了一批创业成功典型,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了农村创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拉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当前,全县农村人多地少的就业矛盾非常突出,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任务繁重,就业难度大。通过鼓励引导全民创业、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创业行列,使创业在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的同时,拉动了农村就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据调查统计,促进就业人数为创业人数的15.26倍。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都从事传统农业,就业门路不广增收致富困难。通过全民参与创业吸纳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广大农户从事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创业项目中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每月可达800至1000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形成了一批典型。深入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需要一大批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带头引路,农民工创业不仅自己致富,而且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涌现出了一批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创业氛围。

  (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目标,我们必须依靠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首创精神。创业的农民,不仅带来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带来了崭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开始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作者:李玉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