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方魔稻”扎根东帝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7日21:14  国际在线

  

“东方魔稻”扎根东帝汶

  东帝汶总统古斯芒参加杂交水稻收割

  

“东方魔稻”扎根东帝汶

  中国杂交水稻在东帝汶丰收

  

“东方魔稻”扎根东帝汶

  中国杂交水稻在东帝汶丰收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施倞、蔚玲、朱文隽):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被誉为“东方魔稻”、“中国第五大发明”。许多年来,在中国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不断走出国门,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东帝汶杂交水稻援外项目正是其中的典范。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中国的杂交水稻在东帝汶落地生根,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东帝汶独立于2002年,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来促进国家发展,而粮食则是摆在东帝汶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2005年,中国与东帝汶签署文件,决定开展杂交水稻援助项目。该项目中方项目组组长方远祥介绍说:“东帝汶这个国家建立的时间比较短,农业不是很发达, 人口有120万, 粮食缺口是一年8万吨。所以,为了解决他们粮食自给问题,我们中国政府就给他们提出发展中国的杂交水稻,提出了解决他们粮食自给的一个方案。”

  2008年1月,中国援助东帝汶杂交水稻项目付诸实施。项目的第一期工程主要以杂交水稻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为主。为此,中方项目组在东帝汶的马纳图托省建立了6公顷的示范农场,并邀请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一起种植杂交水稻。方远祥组长介绍说:“我们当时就是从生产、育秧、移栽、稻田管理到收割对他们进行指导,通过教学培训,然后与实践相结合。引进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种子,推广我们成熟的技术。让他们去看到,去听到,去慢慢琢磨这个杂交水稻怎么去种植、怎么去发展、怎么去推广。”

  在中东两方技术人员的努力下。6公顷的杂交水稻示范种植获得丰收。东帝汶农业部技术官员弗朗西斯科·达·科斯塔说:“在马纳图托的示范项目效果很好,产量可以达到每公顷9-12吨。而在过去,我们每公顷的产量只有1.5-2吨。产量提高很多。我们和印度尼西亚也有水稻合作。但是相互比较一下,中国的技术更先进,效果也更显著。”

  由于一期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东帝汶政府要求继续落实两国杂交水稻援助项目。在今年2月,该项目二期工程正式启动,其主要内容就是杂交水稻的推广种植和技术培训。至今,项目组共推广杂交水稻100余公顷。在推广过程中,当地农户不仅学习到了先进的技术,而且在中方技术人员的建议下,某些种植习惯也有所改变。长期参与合作项目协调工作的冯霞辉女士说:“东帝汶这个国家气候非常好,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但是老百姓的种植习惯就是只种一季。我们的专家就把比较先进的技术告诉他们,就说,这种气候条件可以种三季。现在,我们的专家正在积极的帮助当地百姓种第二季。”

  据了解,在今年6月,由当地农户负责种植的第一季80余公顷杂交水稻已经收获。每公顷的产量都在6吨以上。目前,第二季20余公顷的杂交水稻也已经完成播种。冯霞辉女士强调说,耕种习惯的改善能够让农户从心里接受中国的先进种植技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缺粮的状况。

  由于该项目迄今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东帝汶政府对于解决粮食问题也越来越有信心,计划在中国的支持下将杂交水稻种植扩大到其他省份。在东帝汶国家科研与信息所所长阿达尔弗雷多看来,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有助于解决该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他说:“在粮食安全问题上,这个项目为我们提高大米产量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大家知道,最近几年,特别是2007年和2008年,我们面临着一些气候问题。而杂交水稻项目对解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难非常有用。”

  阿达尔弗雷多先生还强调,东帝汶和中国在国防、教育和农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而农业方面的合作尤为突出。因为中方不仅提供物资,还提供技术,这对东帝汶来说非常重要。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