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8日02:55  郑州晚报

  

郑州
郑州

  亚行:日消费2~20美元就算“中产”

  北京:月收入6000元攀入“中产”

  郑州

  月收入5000元

  算中产吗?

  很多人眼里,听音乐会、吃西餐、品葡萄酒等应该是中产阶层象征性的生活细节。

  亚行标准

  日消费2~20美元就算中产

  近日,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发布了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据其提出的标准来估算,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人数为8.17亿。

  亚行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亚行的报告中,有一个专门描述“亚洲中产阶级崛起”的章节,其中对中产的定义是,每天消费2~20美元的人群。

  不过,亚行将这部分中产又划作“底层”、“中层”和“高层”三类。它称,中国的“中产阶级”中有3.03亿属于底层中产,就他们的经济状况而言,略强于贫困人群,一旦遭遇任何重大危机,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

  陈晓波

  职业:大学教授,海归博士

  收入:工资5000元左右,其他收入来源还有股票、个人公司等

  家庭状况:妻儿定居海外

  当下生活与毕业时天壤之别

  陈晓波1990年大学毕业后,进入郑州一事业单位,月薪120元。不过据他说,当时郑州一碗烩面的价格是1元。

  刚毕业那会儿的生活,在陈晓波现在看来依然是窘迫的。“那时的理想与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有房子车子。当时已经开始房改,运气好的年轻人一毕业正好赶上单位建房,就省去了房子的事儿,但像我当时没有赶上建房的,也是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除了经济基础的差异外,他认为和此时的差异,还有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和感受。那时没有那么多品质的追求,更多的是对基本需求的追求。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也与当时的生活状态相匹配。

  “中产”的精神追求和政治要求

  经过几年的折腾,经过重新读研、海外读博,陈晓波现在已经是郑州某高等院校的教授,也有自己的一笔股票和一个金融公司。

  在旁人看来,他算标准的中产阶层。然而,他则把自己定位为刚刚“脱贫”,他对中产有自己的定义。

  “我认为中产阶层,他们最大的特质是渴望公平,对于社会的种种弊端,他们希望改变。”陈晓波举例说,中产阶层应该希望依靠个人努力和专业特长而在公平竞争中取得成功,他们对现代社会充满向往,并积极参与新社会和新制度的设计和建设。

  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收入,且有这样的精神追求的群体才能称之为中产阶层”。他认为,这个阶层不仅有中等的收入,相差不多的生活质量,更重要是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政治要求。

  在中国很难有中产?

  对于亚行的标准,陈晓波并不认可。

  “以人均或家庭纯收入,或者说除去日常开支包括隐形的社会支出的可储蓄、积累的收入作为收入的衡量标准更为科学。单纯地说多少美元,没有可比性,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方的生活成本是不一样的。”

  陈晓波认为,我国目前且不说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仅仅是郑州,生活成本已经与国际接轨。“国际上,美国通常的中产标准是按家庭年收入来划分的,平均4万~12万美元就是中产,况且他们的生活成本也相对很低。”

  另外,他认为,在我国各种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背景下,即使是中产阶层,其生活压力,生活质量,特别是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预期,与国外的中产相比也差得很远。

  张红宇

  职业:电力科研部门技术人员

  收入:月薪1万~2万元

  家庭状况:妻子在一机关做办事员,没有房贷,家里两台车,孩子上幼儿园

  忽然“中产”,自己也不适应

  对于自己的生活,张红宇有明显的优越感,“和我的其他的同学相比,我一毕业就有了高薪,结婚后老婆捧的也是‘金饭碗’,大家对我的评价是什么我也很清楚”。

  然而,关于把自己界定入中产,张红宇显然不大同意。“我只是收入较高,中产什么标准?起码有很高的生活品质,但是我没有。”他说,自己属于那种没有时间去消费和享受生活的人,“每天工作压力很大,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还有很多附加的内容,比如写书、写技术标准,甚至替领导写书。要说消费,基本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我老婆也一样,天天加班。”

  对于当前的所谓“中产”生活,张红宇说,他一点也不适应。

  中产标准更应关注生活质量

  什么是中产?张红宇认为,生活品质是与收入同等重要的考量标准。“不说一年听几次音乐会,起码要看几次电影吧?”另外,他认为还应包括定期的家庭生活日,“比如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出外旅游,或者是探亲访友。”

  “中产起码是不为生计奔忙,比如我,如果不好好干活就丢了这个工作,那么立马失去了生活来源,所以虽然收入较高,依然是在为生计奔波。”

  在张红宇眼中,中国的中产都是奔波命,显然没有国外的中产怡然自得,或者只能说是更像中产,“人家在市区有公寓,在郊区有HOUSE,周末都休息,呼朋唤友或去喝喝咖啡什么的,公休时到海外度假,社会保障完备,什么也不用担心,可是在中国,比如我,如果丢了工作,或得了重病,那结果都是毁灭性的”。

  寻找中产数据

  郑州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元

  北京中产标准:月收入6000元

  郑州月收入5000元算不算中产?

  随着《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的公布,身边很多为房纠结、为孩子奔忙的人一步攀入了“中产”门第,因为其标准是,在北京月收入6000元。

  按照亚行的标准,日均消费14~140元人民币的,都可以算中产,那在郑州如何界定呢?

  郑州一媒体的老总认为,在郑州,月收入5000元就可以算中产。

  郑州市统计局7月发布数据,2009年,郑州市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7117元。

  如此算来,可支配收入月均1400元左右,加上房贷1500元、食品支出1000元、教育医疗等其他支出全部加上,郑州普通市民的收入,确实赶上了“中产”。

  本报今日继续讨论郑州中产

  除了收入这个硬指标之外,在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等其他方面,您认为中产还应有什么标准?期待您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

  参与方式:“爱晚报”论坛(www.izzwb.com);热线电话:67659999。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