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红马甲”突破25万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8日05:20  深圳晚报

  

深圳“红马甲”突破25万人
会场中的义工们齐齐竖起大拇指。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深圳晚报记者周倩报道 20年来,我市在民政部门依法注册的义工社团已达16个,注册义工已由最初的19人迅速增长到25万余人。这是记者从昨晚召开的市义工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获悉的,300余名来自深圳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义工代表出席了会议。

  昨晚,会议听取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章程〉的决议》,在会员条件、会员义务中,增加了《义工行为守则》、《义工服务协议》的表述,并对入会条件中的入会最低年龄进行了修改,由14周岁调整为10周岁,即年满10周岁就可申请加入义工。同时,会议选举产生了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新一届理事会,高正荣当选新一届理事会会长。会议还对首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授予市义工联文化服务组等35个义工组织为首批大运争章服务先进集体,授予张翔等374人为首批大运争章服务优秀义工,并颁发了大运净化奖章和证书。

  据了解,市义工联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屡创多个全国第一。1998年组织国内第一支“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义工队赴贵州支教,2002年派遣国内第一批国际义工赴老挝、缅甸支教,2005年7月1日实施内地第一个地方性义工服务条例,2007年设立全国第一个“义工服务市长奖”,2008年5月13日组织全国第一支抗震救灾义工突击队赴四川灾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2009年培育了第一批依法注册的基层法人义工组织。20年里,市义工联由最初的19人发展壮大到注册义工256542人;由1个法人义工组织拓展到16个法人义工组织和1465个基层义工组织;从1条心理关爱热线服务衍生到20大类常规服务;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义工服务网络;先后培育丛飞、李泓霖、高正荣等一批杰出义工典型;开展“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心系灾区,点燃希望”义工支教计划、高交会、文博会义工服务等一系列品牌项目,实现了社会价值的理性回归,也为深圳社会组织的模式探索提供了新鲜经验。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