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疑团重重的哈夫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8日14:18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新闻中的科学

  哈夫病最早出现在1924年夏秋的波罗的海Haff海滨,并因此得名。在此后9年内的同一季节和同一地区发现了大约1000例病人,并发现这些病人均与吃淡水鱼有关;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23例相同病例,主要由食用水牛鱼和小龙虾引起;2000年我国北京也出现了6例因食用小龙虾引起的病例。该病怀疑与一种尚未确定的毒素有关。哈夫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横纹肌溶解的突然发作,伴随肌肉触痛、僵硬、酱油尿等。

  哈夫病是一种疑团重重的疾病。夏季和秋季是哈夫病的高发期,淡水鳕鱼、鳗鱼、狗鱼、小龙虾等等都有致病记录,发病地区包括瑞典、苏联、美国、巴西和德国。2000年8月上旬,在北京地区相继出现进食蝲蛄引起的哈夫病患者。哈夫病具体致病因素至今不明,只知道与摄入水产品有关。

  “哈夫病目前看来都是食用水产品造成的。根据国外报道,严重会导致肾功能衰竭,我们医院收治的病人还没有发生一例肾功能衰竭,主要是肌肉的酸痛,背部的肌肉酸痛比较多。”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邢昌赢指出,目前该院发现的病例相对来说病情比国外报道要轻一些。

  今年8月29日,科学松鼠会成员、生物学硕士游识猷在文章中指出,南京“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事件与上世纪90年代末发生在美国的在短期内相对集中出现的横纹肌溶解病例极为相似。当时,病史显示病人在发病前24小时内食用过水产品。最后,研究人员进行了不明成分的毒理学测试。生鱼和熟鱼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溶剂进行提取,然后将提取物投喂给老鼠,并注射于其腹腔内。结果,熟鱼的一种提取物令老鼠出现了肌肉损伤和酱油尿等类似症状。研究人员终于得出结论,引起哈夫病的是一种可溶于非极性脂类的未知毒素,该毒素在高温下依然稳定,烹调无法使之消除。目前,研究人员认为首要“嫌犯”是海鱼体内的海葵毒素(palytoxin)以及淡水鱼体内的类似毒素。

  (扬子晚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