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材大换血”背后的真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8日17:20  国际在线

  9月6日,有人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20多篇课文“被踢出去”,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20多篇经典课文一列出来,既让网友开始怀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让网友唏嘘感慨,更有网友质疑,既然是“经典”,为何要撤?(《广州日报》)

  一本启用良久的语文教材,往往是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年长日久就升华了一种情结。当有一天,偶然摩挲儿时或少年时使用的课本,再比照换血后的课本,那些熟悉的课文不见了,的确让人唏嘘感慨。因此,每每传出教材换血的消息,总会引发争议,有人或暴跳如雷,或神情沮丧,或长吁短叹……这种现象的背后,与中国人有浓厚的怀古、恋旧心态有一定关系。

  其实,面对教材换血不必忧心忡忡,更不必痛心疾首,甚至如丧考妣般悲痛。不妨先理清几个问题:

  其一,教材换血正不正常?换教材本来就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教材大换血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民国的教材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教材不可能一样,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教材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材也不一样,新世纪以来的教材与以往的教材同样不一样。如果一种教材一成不变,数十年如一才不正常。每个时代的教材编纂者,总要考虑时代背景和现实语境,无论谁主编教材,都不可能脱离当时的情景,比如作为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多人》,是其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这篇文章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既与文章本身优秀有关,更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如今50多年过去了,世易时移,2008年,这篇文章退出教材,笔者认为并无不可。当然,不是说文章所昂扬的精神就不要了,而是说该文章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淡化一下,未尝不可。

  其二,该如何给教材大换血?教材换血,鲁迅的文章往往首当其冲。应该承认,数十年来,鲁迅在国人心中已经被塑造了一个神,他是文学的标杆,是骨头最硬的代名词,是无可取代的思想巨擘,因此一旦将其文章大幅度撤出,不少人的心理的确难以接受,甚至唾口大骂,感叹鲁迅精神离我们远去了!其实,不必如此激动。众所周知,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怕读鲁迅,坊间有这样的说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为什么怕?一方面固然因为鲁迅的文章比较硬,另一方面也与不少老师过度图解鲁迅有关,把无数政治标签强加给鲁迅,鲁迅被塑造成了一个过于意识形态化的角色。同时,鲁迅的文风确实有杀伐之气,正如作家韩石山在《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一文中认为,鲁迅的文章有一股“阴冷之气、杀伐之气”,青少年读多了会有负面的影响。

  耐人寻味的是,鲁迅之子周海婴也曾直言不讳地称:“我希望,青少年能逐步接触鲁迅的作品。过去政治上的需要,我们不去讨论。个别年轻人如果不喜欢(鲁迅),也没关系。”诚然,当年鲁迅的课文大量入选教材,是政治上的需要,是伟人推崇鲁迅有关,与当时的时代有关。今天,适当地调整一下,未尝不可。比如,不妨把鲁迅的文章换成胡适的文章,让孩子们早一点接触胡适,不是坏事。

  其三,谁来给教材大换血?其实,不少人之所以失落,甚至激烈反对,一方面固然是源于一种绵长的情结,另一方面则与民意旁落有关。事实上,教材大换血的确牵一发而动全身,既对教师带来影响也会给孩子产生影响,兹事体大,不可小觑。基于此,教材换血乃至教育编纂,不妨更多一些开放性,即不必仅仅由几个专家学者自斟自唱——由几个人来决定几代人的阅读、决定数亿人的学习,因此,能不能在编纂教材和给教材换血前,尽可能地征求民意?此外,还涉及一个问题就是,其实教材不必整齐划一,事实上,当前许多地方使用什么样的教材都有了一定的自主性,既然有了自主性就应该有开放性,因此这就更需要开诚布公,广征民意。民意得到了充分尊重,教材再怎么换血也许就不会招致如此强烈的反弹了。

  其实,就笔者个人感觉而言,发现此次教材换血有一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巴金的《小狗包弟》入选教材。诚如报道所称,这是一篇反映“文革”的“反思文学”,文章选自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而《随想录》是巴金用“自我忏悔的形式,从反省自己的软弱开始,逐渐进入对全民族的灵魂的拷问”。凡是洞悉现实的人,以及对教材以往所选文章有些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是一种进步。

  一言以蔽之,任何教材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固执地期待甚至捍卫教材不变,实际上是抱残守缺。教材可以变,关键是怎么变?谁来主导变?要变成什么样子?这才是教材大换血背后的真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教材变血就会少一些争议,多一些共识。(王石川)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