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的味精一次只能买一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9日06:15  华龙网-重庆晨报

  产品有烧碱、盐酸等20多种,用于化工、食品等行业;2007年从猫儿石迁到涪陵

  说起重庆天原化工,几乎所有人都会记得2004年4月的那次氯气泄漏和爆炸。爆炸不但造成了人员伤亡,更有近20万人转移。重庆市民第一次感觉到,身边原来还有这样一家“危险”的化工企业。

  但我们在记住这次大爆炸的同时,却忽略了天原化工悠久的历史,忽略了她的产品被广泛运用于化工、轻工、医药、冶金、食品等行业之中。比如味精,作为空调冷却剂的氯化物、制造肥皂和纸张的烧碱,都离不开化工产品;就连暑热天里,人们爱吃的冰棍里也需要加入凝固剂F22(氟利昂);还有居民饮用水的净化,都有天原化工所生产的三氯化铁的功劳。

  昨天中午,李永华、秦伯琼和余惟一起来到挂有“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牌匾的办公楼前合影。一个多月前,矗立了几十年的天原化工厂的大门被拆除了,3位老人一直在现场围观。多年来,他们一直想在旧址前合影留念,但一直没能实现。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合影的办公楼,现在居住的房屋也将被拆除,重庆天原化工厂将从猫儿石消失。

  因抗战内迁至猫儿石

  上海档案馆的研究员陈正卿,是研究化工企业家吴蕴初的专家。上世纪80年代,他来到重庆猫儿石,实地考察天原等吴氏企业旧址。虽然现在的猫儿石,工厂和山洞踪影全无,但陈正卿仍感慨工厂那种“铲山平谷”的气势,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对于内迁建厂一事,吴蕴初之子吴志超有如下记叙:1938年春,在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及四川省建设厅驻渝办事处协同下,进行土地征购工作。当时曾从长江上游的九龙坡到下游的唐家沱,嘉陵江上游的磁器口到下游的猫儿石察看地形,最后选定嘉陵江北岸的猫儿石为厂址。机器直到1939年才运到重庆,在物质极端缺乏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40年开工出货,以氯碱产品供应抗战后方的工业所需。

  抗战时期,吴志超在重庆负责四川天厨味精厂,是当时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而且吴氏父子主持的三个厂———天原、天盛和天厨都设在猫儿石。

  结了婚的才住“盐包纸”

  李永华是个乐天派,1951年进厂时,厂里只有90多名工人,而且只有一名女同事。“她叫刘国英,全厂就她一个女的,搞人事工作。”几十年前的往事,李永华记得一清二楚。但后来这名女同事被调走,再也没有联系。

  厂房附近成排的“盐包纸”房让李永华记忆犹新。当时厂里没办法给员工建宿舍,只好用装盐的口袋搭建简易的板房。因为是包盐的袋子搭的,所以称为“盐包纸”。每个“盐包纸”有2间房,10多平方米。由于“盐包纸”成排建制,中间只能用席子做墙隔开。“半夜睡迷糊了,一蹬脚就把隔壁的蹬醒了。”李永华说,要是半夜上厕所,这一排的人都会惊醒。

  别看“盐包纸”如此寒酸,却是只有结了婚的工人才有的福利。像当时李永华一样的单身汉,只能在附近自己搭草棚。早点处个对象结婚,成了单身汉们的梦想。

  “盐包纸”持续到了1960年代。到了1970年代,员工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住房了。秦伯琼就曾经在那个时候负责盖房,“1965年搞私房改革,厂里把房子陆续卖给了工人。”陆续修建的几十栋房屋,基本解决了职工的住房问题。

  上班衣服比平时穿得好

  李永华所在的二车间,主要生产盐酸、液氯。他历任工段工长、书记,1958年调到团委。

  由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李永华和工友们总是把防毒面具挂在腰间,“要是出了啥子意外,随时好戴起。”那种老式的防毒面具,拖着长长的“象鼻子”,有时弯腰做事,自己都会踩到。

  意外总是难以避免。有一次氯气罐的阀门出了问题,产生泄漏。李永华便和工友带着防毒面具,查找泄漏点,进行封堵。“大部分意外都能及时处理,但还是有工人被毒死。”这样的防毒面具一直使用到上世纪80年底。

  进车间上班前,李永华总是要脱下平时穿的普通面料衣服,换上质地良好的毛料工作服。“我们上班的时候,穿得比平时好。”李永华解释说,由于车间内气体对衣服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一般棉质衣服很快就会变得藕断丝连。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也会发痒、红肿。“容易得气管炎,不停地咳嗽。吃普通的药根本不得行。”李永华说,在厂区医院,医生会对症下药,“用猪油加白糖,再配上特制的‘解毒酒’,喝下去就不咳了。”

  味精走进了千家万户

  余惟一是厂里的化工工程师。1953年,他作为技术干部进厂,参与了厂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当时烧碱产量只有几十吨,作为主要的工业原料,供应全市700多个单位,完全是供不应求。而紧邻的天厨味精厂(1958年并入天原化工厂)需要烧碱和盐酸,造纸厂也是烧碱使用大户。

  秦伯琼曾在味精厂工作过。“那个时候的味精,是用面粉做原料。”秦伯琼说,先从面粉中洗出面筋,再加入盐酸浸泡面筋,脱色,中和,结晶,打磨,烘干,加盐,便可包装上市。

  由于工艺复杂,而且30吨面粉才能制成1吨左右的味精,因此味精在那个年代可是价格昂贵的调料。“纸桶包装的,500克售价是12元。”秦伯琼说,当时自己的月工资还不到15元。由于味精中含有的谷氨酸,可以预防和治疗肝昏迷以及神经衰弱,因此在当时还是很抢手。“除非得到厂长的特批,一次只能买1两。”在当时,味精不仅仅当作调料食用。生产味精的副产品黄浆粉,曾经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救活了不少人,“厂里面食堂用来和进面粉,做成发糕,能充饥。”

  对于天厨味精的历史,曾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过厂长的陈卫很有发言权,“上世纪20年代,吴先生(天原创始人吴蕴初)吃到了从日本传过来的‘味素’。当时日本全世界推销,很金贵,都是用眼药水大小的瓶子装。”

  吴蕴初在随后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中,萌发了要自己研制“味素”的念头。吴蕴初夫妇通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用面筋做原料,制成了中国人自己的“味素”。“吴先生取名为味精。”陈卫说,味精的神奇调味功能很快得到证实,1923年吴蕴初创办了天厨味精厂,“意思就是这是天上的厨房才用得到的调料。”

  随着工艺的进步,如今的味精是用淀粉做原料,产量也大大提高。原本金贵的调味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天原见证重庆化工发展

  1963年,陈卫从四川大学无机物工学专业毕业,进入天原化工厂。“从行业性质上看,天原属于氯碱化工企业。电解食盐水,生产烧碱(氢氧化钠)、氯气、盐酸、漂白粉。虽然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但却是当时最高档的产品。”陈卫出生于1939年,与重庆天原同龄。

  陈卫进厂时,年产量只有万吨左右。到了他任厂领导的时候,年产量达到了6万吨。“味精是唯一的直接产品。而一些鲜为人知的产品,同样影响市民生活。”陈卫说,市民所用的自来水,全部都需要靠天原厂的三氯化铁来净化。

  陈卫在任期间主持编写了《重庆天原化工厂志》,涵盖了1938年—1985年的发展历史。其中提到1923年吴蕴初创办天厨味精厂后,由于所用化工原料被日商垄断。为抵制日货,吴蕴初用“天厨”积累的资金,于1929年创办了天原电化厂,这就是天原化工的前身。

  1975年,天原化工在尽快恢复国民经济的号召下,开始了自力更生、大干快干的技术改革。为了提高产量,需要购进新设备,修建新厂房大楼。为加快进度,全厂职工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计报酬,全都投身到修建新厂房的义务劳动中。一年后,新厂房建成投产。作为技术骨干的陈卫,参与了设计安装工作。

  到了1982年,天原成为全国最佳经济效益500强之一。

  爆炸催化天原厂搬迁

  去年,已搬迁到涪陵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70周年华诞。作为嘉宾,陈卫受邀参观。“已经达到了工业现代化,生产信息化。硬件上非常之先进了,产量最终要上8万吨。”陈卫说。

  2000年,退休后的陈卫搬离了猫儿石。2004年4月16日,他听说天原化工发生了氯气泄漏爆炸。“我整晚都睡不着觉,想不通为什么会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两天后,在驻渝部队的协助下,爆炸现场残存的3个液氯汽化器和3个贮槽罐被彻底摧毁,当晚撤离的居民开始返家。最让陈卫心痛的是事故中牺牲的9名同事,“好多都是我提拔起来的骨干。”

  陈卫说,这次爆炸成为了天原化工搬迁的催化剂。几年后,他参与修建的原址厂房被拆除。而在涪陵,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化工工厂正在崛起。2007年12月22日,位于涪陵白涛镇的天原新厂举行一期工程投产仪式暨新项目奠基仪式,宣布开建西南地区最大新能源———多晶硅生产基地,今后向重庆芯片市场直供原料。在老厂爆炸停产1300多天后,重庆天原化工厂获“新生”。

  住了半辈子的老房要拆了

  李永华、秦伯琼和余惟一至今仍然住在天原化工老厂附近的家属区。几人的家离得并不远,几位老人偶尔聚聚,聊得最多的自然是日益临近的拆迁,“我们都是党员,厂里骨干。拆迁的事情不能拖后腿。”

  上世纪90年代前,天原厂的职工及家属经常相约去观音桥或大石坝逛街,“都说是去赶场。”那时候道路崎岖,去观音桥看一场电影,需要翻山越岭,晚上打着火把,大家成群结队,一个来回要1小时。如今,135和106路公交车直通红旗河沟和新华路,“去观音桥只有3公里路,非常方便。”

  自从天原厂搬迁后,这里的居民都在谈论拆迁的事。“盼了好几年,终于盼到了。”李永华说,他已经通过产权调换,再补足一部分差价的方式,在北国风光小区选购了一套安置房,“等到钥匙一交,我就要告别住了半辈子的老房子,搬新家了。”文/华华 图/熠熠

  秦伯琼:78岁,1961年进厂。后勤中干。新胜村221号

  陈卫:71岁,1963年川大毕业进厂。2000年搬至上清寺渝建村。

  讲述人

  李永华:78岁,1951年进厂。二车间工段工长、书记。新胜村163号

  余惟一:83岁,1953年进厂。化工工程师。新胜村252号

  背景》》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

  原址位于建新西路34号,前身为民族实业家吴蕴初于1929年在上海创办的天原电化厂,1938年内迁至猫儿石,1940年被收购,成为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合资企业。1949年,西南军政委委员会没收了其中官僚资本,使该厂成为重庆市最早的公私合营企业,取名为“公私合营天原电化厂”。1954年,更名为“天原化工厂”,曾更名为“重庆工农化工厂”,并宣布为国营企业,后来恢复“天原化工厂”名。

  该厂占地327130平方米,有职工3100多人,固定资产27861.54万元,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350.8万元,主要产品有烧碱、盐酸、液氯、四氯化碳、三氯化铁、次氯酸钠、多晶硅、金红石等20多种,广泛用于化工、轻纺、医药、石油、电子、冶金、食品等行业,曾连续多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全国500家最佳效益工业企业之一。因环保需要,2004年迁往涪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