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语文教材“去鲁迅化”是个悖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9日09:43  半岛网

  文/王传言

  

  似乎每一年的教材改革都会触及到鲁迅的名字以及其文章的去留问题,今年也不例外。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不正常在于人们总是围绕着“鲁迅”开展讨论,这根本就是将鲁迅本身的文学与革命身份纠缠在一起了。对于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今天而言,自然是按照文学的观点来的,但在曾经的荒诞岁月里,鲁迅就是奉若神灵的一个人,自然其作品也具有不可颠覆的功能,这本身就不是文学的意味。因为文学就是应该多元的,当成为“一言堂”的时候,文学的路子也已经堵塞了。

  在这次的教材内容“大换血”中,鲁迅的文章被剔除的最多,而如先锋作家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等文章入选了。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坏事,因为这正好体现了一种文学价值的“多元”丛生生态环境。而单单突出“去鲁迅化”本身就是对于鲁迅作品的重视,重视之外体现的价值还是将其视作神灵对待的。而如何还原一个真的鲁迅将是一个最迫切的问题,这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改革的主流方向,将鲁迅还原成为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鲁迅。

  而鲁迅的作品本身就是充满着暴力以及革命的颜色,与之对应的是人们对于胡适思想的批判。而这两个人的作品以及代表的风格正好是映衬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路数,在文革时期,鲁迅被抬上了神坛,胡适被赶下了。而这些年代胡适的锋芒开始渐渐显露出来,而鲁迅的锋芒开始渐渐消灭,在这次的教材改革中就能明显体会到。其实,这背后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一种政治的暗含,但当政治掺杂在文学中的时候,文学便开始变得不纯粹起来,成为一种附庸了。

  回头看看,这么多年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步伐,最重要的一种观念没有树立起来。那就是多元。将各类人物的文章分别选择在中学语文的教材中去。这本身不是一种误导学生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因为教材的改革本身是学生接受知识,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的声音往往被忽略了,忽略的原因就是学生还小,还没有话语权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误读,将改革最应该参与的人忽略掉了的改革是不是真的有可能成功呢?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何时,当我们谈论教材改革的时候,不再将鲁迅抬出来说话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就正常了。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孟祥龙]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