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奇黄永玉 23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9日10:50  深圳晚报

  

传奇黄永玉23

  【李辉 著】

  上期回放:

  从叶浅予的情况看,当年中央美院接受批判的画家们,应该都上交过“改造日记”。

  继黄胄之后,美术界又有两人在报纸上被公开点名批判,他们是蔡若虹、华君武。他们被点名,首先不是因为他们各自的作品,而是因为他们所担任的职务,前者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后者任中国美协党组书记兼秘书长,将他们推到前台,意味着对整个美术界的批判全面展开。

  1967年,新年伊始,蔡若虹和华君武两人被公开点名批判。1月11日,《人民日报》在第六版以整版篇幅,推出了题为“粉碎蔡若虹、华君武在美术界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批判专页。

  华君武是上世纪30年代初期在上海开始创作、抗战期间在延安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漫画家,相比蔡若虹而言,华君武受到的批判更为具体,署名“红雨”的批判文章的标题中,即明确地出现了“黑画”字样。对他的批判,从延安整风运动之前的讽刺漫画入手,突出其“老手”的历史渊源。

  显然,1967年1月11日批判专版的出现,意味着美术界被风暴完全撕成了碎片,预示着铺天盖地的全国性美术批判的来临。以华君武为例。在随后出版的“文革”小报中,不少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他。

  不限于文字上的批判。对于蔡若虹和华君武,他们还将如叶浅予、黄永玉、罗工柳等人一样,一次又一次被带到群众大会上接受公开批斗。一本“文革”小报《美术风雷》所刊发的“简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

  1967年5月,为了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北京的八十多个造反组织曾联合主办了《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革命画展》,展览于五月二十八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简讯称:“在开幕前夕,筹办画展的工农兵和红卫兵近千人,在美术馆前开了誓师大会。大会揪斗了美术界的黑头目蔡若虹、华君武之流……”

  《美术风雷》创刊于1967年6月,由北京美术界各单位的造反派联合编辑。创刊号为十六开,印制简陋,仅有22页。这恐怕是“文革”中美术界的一个重要的刊物。参与组成《美术风雷》编辑部的有美术界的若干造反派组织,几乎涵盖了美术界的方方面面。

  《美术风雷》第一期为“彻底铲除为刘少奇树碑立传的大毒草大会专号”。大会重点批判“文革”前影响较大的描绘刘少奇形象的三幅美术作品。其一:侯一民的油画《刘少奇与安源矿工》;其二:李琦的肖像画《同志》(即《刘少奇与时传祥》;其三:王德威的油画《刘主席在林区》。此三位画家是否也被押至现场,未见“编者按”提及。

  《美术风雷》发刊词值得重视。这一火药味浓烈、歇斯底里的发刊词,列出了一批美术界人士的名字,甚至包括已经去世的齐白石、黄宾虹。名单依次为:江丰、邵宇、米谷、齐白石、黄宾虹、黄胄、吴作人、郭味蕖、张仃、叶浅予、黄苗子、张正宇、张光宇、胡考、郁风、丁聪、郑可等。在提及这些人的时候,发刊词还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加上了诸如“大地主”、“叛徒”、“大右派”、“黑画家”之类的限定词,并这样说:“ 一伙牛鬼蛇神,把美术界的机关、团体、院校变成了‘裴多菲俱乐部’,变成了‘二流堂’。他们窃取了美术界的领导权、专了我们的政。”

  从这一名单的阵容,以及所用的“限定词”,可以强烈感受到当时美术界风暴的声势之大、范围之广、气氛之凝重。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对某个画家的单独批判,已经延伸至对某一特殊群体或派别的讨伐。

  值得关注的当然是已经被提及的“二流堂”——这个在抗战期间形成的文艺家群体,在经历过1957年的一次大冲击之后,如今,又将卷入漩涡,全军覆没。

  下期预告:

  《美术风雷》“创刊词”中喊出了一系列“打倒”之类的口号,最后一个便是针对“二流堂”。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