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晋州刘士领:最后的“柳编”编筐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9日14:51  燕赵都市报

  这位73岁的老人是晋州市槐树镇北张里村惟一一位精通柳编工艺的农民

  该村柳条编织历史可追溯到清末,目前编织手艺面临失传

  燕赵都市网记者 王俊栋 通讯员 张军霞 李宗广

  一所农家小院,一个小马扎,一位73岁的老者,坐在大门洞下,地上是一簇簇新割来的紫穗槐条子,一根根荆条子在老人灵巧的双手里上下翻腾,沙沙地唱着欢快的歌,渐渐的荆条变成了精美的柳条用具。这位老人叫刘士领,晋州市槐树镇北张里村惟一一位精通柳编工艺的农民。

  

晋州刘士领:最后的“柳编”编筐人(图)

  正在用柳条编筐的刘士领老人

  

晋州刘士领:最后的“柳编”编筐人(图)

  刘士领老人讲起自己当年学手艺的情景

  ■讲述:柳条编织可追朔到清末

  北张里村的柳条编织最早可追朔到清朝末年,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北张里村在建国初期是一个编织柳条用具的大村,全村大部分人都会编,谁家要是用个筐什么的,出村上河堤上割一抱荆条回来,顺手就编一个用,根本用不着买。当年17岁的刘士领就是跟着村里本家亲戚学的编织技术。

  编筐这手艺,学会容易,学精难。还是古语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心灵手巧的刘士领很快学会了简单的编法。每到集日时,刘士领背上自己编的一串筐去附近的管洽村集市上卖,一天能赚9毛钱,这在当时已是很不错的收入了。后来,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刘士领作为一个手艺人,在大队里编筐挣工分,一人一天编4个,相当于别的村民2个人挣的工分。后来,刘士领继续编筐养家糊口,一直到两个儿子长大成人。也是靠着这门手艺,刘士领的日子过得比别人要舒心的多。

  北张里村的柳条编织也曾辉煌过,当年,全村三分之二村民从事柳条编织业,精通的有七八十人,加工的产品样数也多,有簸箕、筐、采摘篮、食品篮、安全帽、篓子、水斗子、送亲盒子等等,编出的产品由大队统一交到县土产公司,由土产公司再销售到全国各地。那时,柳条编织是全村收入的主要来源。

  ■走访:心灵手巧成全村编织能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士领编织的技艺越来越精练。只要看到别人编的样式,回去后他就能照样编出来。而且在编织的样式上,用具的范围上不断扩大,方的、圆的、扁的、六角的、八角的,只要是有的东西他就能模仿,编出的东西不仅整齐,美观,还结实、耐用。他的产品一拿到集市上,很快就被抢光。

  在编织的生涯中,刘士领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编织经验,编什么样的器具用什么样的条,什么季节的柳条(荆条)适合直接用,什么季节生长的条要经过浸泡、处理后才能用,隔年的条怎么处理使用时才能结实、不易断……“柳条编织最难的是编簸箕,条的性能不好掌握,心灵的人也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学会。编簸箕用的工具也最多,用线镰分竹片,用大镰刮簸箕沿,用手锤左右地晃,还要用线麻做经纬,最难的是簸箕的形状不好弄。”说到编织的工艺,编了57年柳条用具的刘士领如数家珍。

  刘士领带领记者来到他家门前的一片空地上,最南边一块1米宽、2米长的一个蓄水池,那是他用来沤柳条的,沤条子需要10天至15天不等。东边竖着一个一人高的砖泥垒的烟囱,底下是一个烧柴禾的洞,这个地洞子是用来烤编筐的粗条,一根粗柳条用柴禾要烤上一个小时,烤完后放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弯成一个倒“U”字型才能用。烟囱的西边是他挖的一个2米深的地窨子,干燥的季节就要在这里面编筐,既保温又保湿,冬天还要在上面盖上草栓子。这些都是刘士领在平时创造积累的编筐经验,他成了全村的编筐能人。

  ■遗憾:编织手艺面临失传

  随着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的大量应用,柳条编织器具渐渐地被轻便、便宜的塑料用品、金属用品所取代,渐渐淡出农民的生活。

  目前刘士领成了全村惟一一个还精通柳条编织技艺的农民,他家里存放当年的工具也已锈迹斑斑。随着年龄渐长,刘士领已不再编其他费事的器具了,仅是在闲暇时编几个筐,换个零花钱而已。眼看着这门手艺就要失传,可是有什么法子呢?编筐一天也挣不上二三十元钱,地里长的荆条子也很少了,这门手艺又不是谁也能学会的,这些都将预示着柳条编织将在北张里村没落下去,刘士领这个柳条编织能人也许将成为最后一人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