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舢板”变“航母”抱团闯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0日07:05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陆一波 通讯员 王宗双)“有了‘准生证’,联社的运转就步入正轨了,咱们出去闯市场心里更有底!”日前,67岁的黄飞达从工商崇明分局领导手中接过 “崇明芦笋种植专业合作联社”营业执照,悬了许久的心终于笃定下来。这张营业执照有个“第一”——全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联社。

  2004年起,黄飞达创办绿笋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最初3户农户、150亩种植面积,发展到如今75户农户、1500亩种植面积,老黄的合作社办得风风火火:年销售额也从150多万元飙升至1200多万元。这期间,不仅老黄的合作社发展起来了,其他农户的合作社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全县芦笋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较有规模的就有10多家。

  然而,摆在老黄们眼前的却有一个不争事实:合作社普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不同合作社有不同品牌,导致相同农产品品牌过多、过乱,相互“打架”,更别说有市场话语权。老黄记忆犹新:一次,他们合作社将1万多公斤芦笋送往市区批发市场销售,原本定价每公斤8元。未料,半路杀出“程咬金”,同样来自崇明的一家芦笋合作社开出了每公斤6元至7元的价格。为了将芦笋卖出,老黄只得忍痛降价销售,“让跟着干的农户吃了亏”。

  这样的苦恼不仅老黄有。目前,崇明约有800多家合作社,涉及老毛蟹、白山羊、老白酒、黄金瓜、白扁豆、糯玉米养殖种植等各个方面。单打独斗的合作社如何提升能级?崇明县农委、县绿色食品产销联合会等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农田调研,召集芦笋种植合作社和园艺场负责人商讨对策。

  何不将“小舢板”组成“航空母舰”,整合品牌、统一营销?在自愿的基础上,老黄的绿笋合作社及绿明、绿晶、合兴等8家合作社、园艺场提出组建“合作联社”模式:合作社再“抱团”联合闯市场,进行统一品牌市场营销新探索,增强风险抵抗力。

  收到老黄的申请后,工商部门却犯了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中没有规范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的条文,申请一度被搁浅。工商部门一番“脑力激荡”后提出,合作联社可以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合作社的成员是农户,而合作联社的成员则为合作社。难题迎刃而解后,营业执照也顺利颁出。

  目前,老黄的芦笋种植专业合作联社已拥有3000多亩芦笋种植面积,占全县芦笋种植面积的65%左右。合作联社还被市蔬菜办推荐为15家世博蔬菜首选供应基地之一。“成立合作联社是市场营销模式的‘二次革命’。”老黄算了笔账:自试运转以来,合作联社以上海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 “白狗牌”进行统一市场营销,完成芦笋销售239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525万元,盈利50多万元。“利润增长只是看得见的变化。”黄飞达说,合作联社试运转后,不仅成功开拓了长沙、武汉、青岛、福州等芦笋销售新市场,还探索了统一品牌、标准、价格、销售、结算的市场运作新机制。在芦笋销售市场,合作联社掌握了定价话语权,每公斤平均批发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5%。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成功,县农委将选择其他农产品品牌,组建合作联社,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