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缺“质疑”,而缺“质疑”的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1日04:0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深论

  椿桦,媒体评论员

  孩童对一个事情弄不懂,有意见,就会问个没完。但这种质疑本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大量流失。这表明,质疑本身不用学,只要提供和孩童一样无拘无束的环境即可。

  质疑,看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昨天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一条新闻:大学校长开学讲话要求学生学会质疑学校和领导,新闻的主角就是曾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以发表激情演讲而著称的“根叔”。作为华中科大的校长,李培根日前在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再发惊人之语——16分钟的讲话中,“质疑”一词先后出现82次。譬如,学生要学会质疑,哪怕是质疑学校和校长。

  理论上讲,思想独立、挑战权威,该是大学最基本的人文精神。曾几何时,这一精神居然成了稀缺资源,需要开明的领导来唤醒;号召人们质疑,居然成了万众瞩目的新闻事件。这或许表明,“质疑”这一常识性的东西,有成为高深学问的可能性。在下毫不怀疑根叔的良好动机,也不认为他意在作秀,但对于他的“学会质疑”一说,我有些疑问:譬如,质疑应该怎么学,学会了之后怎么用,用了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按说,质疑乃人之本性,这一本性在孩童身上表现最明显。对一个事情弄不懂,有意见,孩子们总是问个没完,不会用语言表达的,就用哭来抗议。但这种本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大量流失。这表明,质疑本身是不用学的,只要提供和孩童一样无拘无束的环境即可。那么,根叔要求学生们“学会质疑”,是否意味着他深知“质疑”是需要技巧和勇气的?果真如此的话,我很想知道,“质疑”这门课究竟怎么教?

  无疑,仅口头号召是很难教会学生质疑的。从前因质疑而导致的事故,学生们都没少听说,什么教师质疑校长而被调离啦,某学生因得罪导师使得一些功课总不及格啦。要命的是,如今有些教授俨然老板,将学生当义务劳动者使唤,甚至某些学者公开发表的论文,居然出自学生之手。前途掌握在人家手中,哪敢随便质疑!至于“质疑领导”,那可是高压线——诽谤领导、跨省追捕之类的事情,可不是传说。可见,学会质疑很不简单。我新近出版的《异论中国》一书,一些读者和评论家看了后,说里面有不少质疑的技巧,原因是他们觉得提出的意见刁钻,质疑的方法让被质疑者找不到把柄。这样的评价,令人挺悲哀的——意见不能大大方方地提,非得琢磨些劳什子“技巧”出来,多累!

  教会学生质疑,“胸怀”是最好的老师,但仅靠个别领导的胸怀显然是孤掌难鸣。同时还得认识到,质疑,不只涉及做学问的态度,它还将深深影响学生将来的人生态度。我相信根叔可能会在本校为质疑者提供方便,但根叔毕竟不可能永远当校长,学生也不可能永远是学生。学会质疑的毕业生们走向社会后,如果始终保持这种质疑的精神与态度,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根叔希望学生有质疑精神,但估计不希望他们成为高天友、秦中飞或王帅——前者,因为写打油诗质疑校长,而被调往偏远地区工作;后两者,因为批评当地政府而遭到当地通缉。这些人其实也是很讲质疑技巧的,三个人中,有两个是写打油诗提意见,并未指名道姓,用的可是隐喻和暗讽的手法!莫非,“技术”还用得不到家?

  其实,我很欣赏“根叔”的开明和胆识,如果这些品质来自于他本人向上的“质疑”精神,我将无比欣喜。毕竟,质疑精神很难在小环境中苟且偷生,大环境才能成为它无拘无束的生长土壤。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