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友城,为可持续发展添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1日06:45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沈轶伦 唐烨

  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如何平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交通的关系?如何打造城市品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问题不再仅仅困扰着单座城市,而是成为世界各地不同城市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哪座城市能提供最有效的应对之道?

  昨天落幕的2010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国际友好城市活动正在成为这样的平台——不同城市不仅能通过友城关系促进了解、加强双边关系,更能在这里交流分享城市管理经验,共同应对未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更是坦言:中国非常渴望国际友城之间的合作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增加新动力。

  见证不同文化的交流时刻

  1973年,中国天津同日本神户缔结了第一对中外友好城市关系,开辟了中国地方政府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湾省及港、澳特别行政区)和369个城市与五大洲126个国家的394个省(州、县、大区、道等)和1216个城市建立了1717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

  国际友城活动促进了世界城市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世界人民之间的沟通、了解与友谊。新西兰姐妹城市协会主席比尔·伍兹表示:“当两个城市准备结成姐妹关系,往往第一件事情就是双方代表会见并试着理解文化上的差异。这种时刻往往令人激动。”

  承担共同的社会管理责任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承担的责任越来越趋同,国际友好城市不止步于理解彼此不同文化的“激动时刻”,而是加强在更广阔领域的合作,以进一步增进当地人民福祉。

  以天津为例:天津与日本北九州市两地市长交换了 《开展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备忘录》,推动双方的节能环保合作纳入两国政府合作框架。两市成立的循环型城市合作委员会在协助天津编制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完善循环经济法规以及促进天津发展废旧汽车拆解业等方面成果显著。天津还与友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开发合作项目,规划设计成果在上海世博会进行了展示。

  推动“绿色外交”的发展

  据今年3月联合国发布的报告称,在全球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都在中国。而在未来50年,预计中国还将增加100个左右50万人以上人口的城市。如何实现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面对的问题,也成为全球城市规划和治理的决策者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英国代表黄心薇认为,友好城市的建立能够大大推动“绿色外交”的发展。“有相似背景或目标的城市可以通过结为友好城市,通过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换,能够快速实现向环境友好地区的转型。”

  澳大利亚克拉伦斯市与日本厚岸町市就是一对成功发展“绿色外交”的友好城市。澳大利亚姐妹城主席比尔·威尔逊介绍,近年海平面的上升对于两座城市的渔业经济造成不小的影响。多年来,这对姐妹城市在环境、气候变化及海平面上升等相关政策进行经验共享,并一同实现经济转型。

  即便远隔重洋,但相同的经历,让两座享有不同文化的城市,携起手来。而缔结这一合作关系的,正是国际友好城市关系独有的魅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