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馆和“克拉克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1日06:58  新闻晨报

  □紫檀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海上丝绸之路”展区只有五件展品,但每一件都是举世罕有的精品。其中一件名为“景德镇窑青花帆船图花口盘”的“克拉克瓷”引起人们极大兴趣,海内外一些“克拉克瓷”藏家更是慕名而来,一睹真容。

  “克拉克瓷”的来历

  实际上,作为“克拉克瓷”的典范,这只花口盘在上海博物馆2009年10月至12月的《海帆留踪——荷兰倪汉克捐赠明清贸易瓷展》中已经展出过。所谓“克拉克瓷”是欧洲人对中国青花瓷的一个模糊定义。1603年,强大的荷兰海军与行将衰落的葡萄牙海军争夺亚洲通往欧洲的海上霸权,是年春荷兰军舰在马六甲海峡截获一艘葡萄牙货船“克拉克号”,登船后发现货舱里竟然装载着超过10万件的精美青花瓷器,但由于葡萄牙船员全部被杀,荷兰人无从知晓这些瓷器从何而来,只好以该船名字代称。后来,“克拉克瓷”就成了中国外销青花瓷总称。

  这里有一个误区需要澄清:随着近年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持续升温,大批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不断回归,就有了一个新名词——“海归瓷”,专指从海外回流的瓷器。于是很多场合甚至某些书籍里,都把“海归瓷”和“克拉克瓷”混淆成一个概念。事实上,“克拉克瓷”指的中国明清两代的外销瓷器,外延较小;而“海归瓷”不仅包含回流的“克拉克瓷”,还包含回流的中国古代“非外销瓷”,比如通过种种渠道流失到海外的宋元瓷器、明清内销瓷等等。

  大型观赏器为主

  绝大部分“克拉克瓷”从纹饰和外型就能断定。当时欧洲人来中国定制瓷器不为使用,而是纯属观赏和炫耀。所以“克拉克瓷”里极少出现碗、罐、盆、碟这中餐“四大件”,代之以盘、瓶、杯、盒四类观赏器,并且器形要比我们见惯的尺寸大很多。

  第二,瓷器外表呈开光分格样式。这里“开光”指在瓷器表面开出一扇透光的小“窗口”,再在窗口里绘画。这种“开光分格样式”有悖于我国的民族绘画传统,属于典型的欧洲风格。“克拉克瓷”按照器面大小开光,最少四开光,多至二十开光,也不一定对称,有时候就是奇数格。开光有扇形、菱花形、椭圆形等,开光之间的间隙铺绘锦地纹,开光内多折枝花和扁菊纹、榴实纹等,这种开光大多数仅限于盘子外沿,但个别的盘芯也开,没有成例。当然,并不是所有“克拉克瓷”都开光设计,没有开光的也占相当比例,笔者几年前从比利时买回一件釉面磨损的“克拉克”青花瓷盘,径长30厘米,一看就知道是整套西餐盘中的一只。盘子两沿、盘芯径长各为10厘米,比例搭配严重失调。图案设计既没有分格开光,也没有满施青花釉,煞是别致。

  第三,克拉克瓷全都“画风率意,了无拘谨”。乍看上去,丝毫不像正常青花瓷器上的山水人物那样细腻、严谨。往好里说,叫写意画法,毕加索曾经把这种毛糙的画风称为“抽象画派的先行者”。如果细细品味,这种表面上的“随意性”,实则内含一种自大的成分——作为独一无二的商品,中国工匠在绘画时内心往往充满居高临下的愉悦情怀,反正是独门产品,况且很多瓷器提前预订,交了定金,所以就有这么一种随意画风。

  还有,克拉克瓷图案也有很多采用中国典故和神化传说,比“柳毅传书”、“待月西厢”、“连生贵子”、“寒江独钓”甚至绶带、卷草、蝴蝶、杂宝、花鸟、折枝花等等,在西洋样式里尽显中国民族特色,不愧“中欧文化交融的实证”。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